AI导读:

中国货币政策基调14年来首次调整,明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普遍预计明年降准降息可期,房贷利率或降至3%以下,存款利率亦将相应下调。

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重要信号,明确明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通过政策工具箱的充实和完善,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以“组合拳”方式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自2010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基调一直维持“稳健”,而此次会议关于“适度宽松”的定调,标志着14年来首次调整。界面新闻了解到,这一调整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明年内外需均面临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物价走势低迷。

今年,降准降息幅度已达近年之最,政策利率下调30BP,一年期LPR、五年期LPR分别下调35BP、60BP,货币政策实质上已处于适度宽松状态。市场普遍预测,明年降准降息可能性大,且降息幅度或不低于今年,房贷利率或降至3%以下,存款利率亦将相应下调。

受政策预期影响,12月9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5BP至1.9%,而人民币汇率略有反弹。短期内,降准降息或将使人民币和净息差承压,但若能有效促使物价回升、市场预期好转,则将对两者形成支撑。

货币政策调整的背后思考

中国货币政策的定调涵盖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和从紧五个范畴。2008年,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中国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并延续至2010年。而自2010年以来,货币政策基调一直为“稳健”,此次调整实为14年来首次。

为实现2035年中长期目标,明年经济增速或仍设在5%左右,但面临外需承压、消费走低、基建投资疲态等挑战,因此需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同时,物价持续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CPI连续21个月低于1%,PPI连续26个月为负,GDP平减指数连续六个季度为负值。

过去几年,中国与西方国家货币政策路径截然不同。西方国家迅速降息至零,开启量化宽松政策,虽引发高通胀,但随后快速加息,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而中国则珍惜货币政策空间,采取“小步慢走”策略,每次降息幅度较小,虽保持物价稳定,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降息力度不足。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降息幅度较小,与市场预期存在落差,因此小幅降息难以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合理的货币政策基调调整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变当前市场预期普遍偏弱的状况。

房贷利率或迎“2时代”

回顾2008年,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随后央行连续五次降息、三次降准。今年,降准降息幅度均为近年最大,其中降准两次共100BP,预计年内还将降准25-50BP,幅度将达到125-150BP。降息方面,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30BP,一年期LPR、五年期LPR分别下调35BP、60BP。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已走出疫情,但降准降息幅度超过前几年,意味着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市场普遍预计明年降准降息可期,降息幅度或不低于今年。如东方金诚预计2025年政策性降息幅度可能达到0.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今年。

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距离“心理底线”5%已较近,明年降准幅度可能难以超过今年。但央行可通过国债净买入释放资金,达到降准效果。预计明年国债净买入规模将明显高于今年。

随着LPR锚定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房贷利率亦将下行。央行数据显示,10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15%左右,如明年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30BP或更高,房贷利率有望降至“2时代”,成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

继9月26日政治局会议表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此次会议也罕见表示要“稳住楼市股市”。

存款利率或将跟随下调

央行行长潘功胜曾表示,货币政策工具调整需兼顾银行业的稳健。随着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未来降息必定是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同时下调。今年10月LPR下调后,六大行存款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如明年贷款利率下调,存款利率亦将相应下调。

然而,也存在一种可能性,即此次“适度宽松”是对今年货币政策操作的确认,若CPI上行,货币条件可能收紧,降息幅度或不大。但考虑到此次会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种可能性较小。当然,若市场预期好转、物价回升,明年货币政策执行中也可能微调。

市场已对明年降息定价作出反应。政治局会议新闻稿发布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而人民币汇率略有反弹。汇率受多重因素影响,降准降息虽承压,但若经济好转,汇率亦会反弹。至于商业银行息差,国际上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在经济下行期净息差会收窄,但实体经济恢复后会反哺银行,形成良性互动。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