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新退市案宣判:原董事长获刑15年,投资者维权进行中
AI导读:
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康得新及其原高管团队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原董事长钟玉获刑15年,投资者起诉案件正在审理中。康得新因虚增利润超百亿元退市,事件警示上市公司诚信经营重要性。
2024年12月6日下午,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康得新(002450)及其原高管团队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一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此次宣判标志着长达数年的司法程序告一段落。
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原董事长钟玉因多项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2020万元。这位74岁的商界人物,因违法违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与此同时,法院还立案受理了11名投资者起诉康得新公司及其40名相关责任人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该案决定适用普通代表人诉讼程序审理,并于当日作出民事裁定,明确了权利人范围。机构投资者起诉案件则另行立案审理,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康得新曾是市值超千亿元的明星企业,但因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虚增利润超过119亿元,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虚增利润最大的一起案件。其退市整理期始于2021年4月14日,并于同年5月31日正式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截至退市整理期结束,康得新的股价已跌至0.2元/股,市值仅剩7.1亿元,投资者损失惨重。
康得新的财务造假手法主要包括虚构销售业务、采购、生产、研发费用和产品运输费用等,以此虚增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从而虚增利润。这种“资金循环”的方式使得公司在账面上呈现出虚假的繁荣景象。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康得新的违法行为最终被揭露并受到法律的制裁。
康得新的退市事件不仅对公司本身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投资者要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炒作。同时,也警示其他上市公司必须严格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
从康得新的退市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监管机构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这不仅净化了市场环境,也推动了退市制度的常态化和规范化。证监会和深交所均表示将继续完善退市机制,打击恶意规避退市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
此外,证监会还全面落实“零容忍”要求,坚决依法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对抗监管、不正当维权等行为,证监会将严厉打击,确保退市改革平稳推进。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诚信度,维护市场秩序。
康得新的退市事件是资本市场对财务造假行为的严厉惩罚,也是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一次重要实践。它提醒我们,只有严格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提醒投资者要时刻保持警惕,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炒作。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