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库论坛聚焦未来产业新型生产关系
AI导读:
上海智库论坛2024聚焦未来产业的新型生产关系建构,发布了关于科创企业培育生态和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力的报告,并围绕创新生态系统共创等多个主题进行交流。
12月8日,上海智库论坛2024“面向未来产业的新型生产关系建构”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指导,同济大学城市发展与管理研究基地等三家机构联合举办。同济大学多位领导出席并致辞。
会上,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任声策发布了关于科创企业培育生态和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力的两份报告。报告显示,科创企业培育领先城市多集中在南部、东部地区,长三角地区城市表现突出,呈现出区域发展稳中向好、协同共进的集群效应。同时,科创板企业科创力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科技论坛》原副主编张九庆聚焦美国AI产业,指出特朗普政府放松监管可能对AI产业带来影响,未来美国可能提高技术壁垒,对我国AI科技进步形成挑战。
上海市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丁兴标表示,现有制度中存在不少阻碍新质生产力的因素,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生产关系变革。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教授杨庆峰探讨了智能增强工具应用下的新型生产关系构建问题,认为数智时代会影响生产关系的构建。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剑波指出,产业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相互促进,新型生产关系具有“一领六化”特征。上海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管理学院教授卢超认为,“开放—安全”是新型生产关系的核心特征和建构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是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途径。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常旭华认为,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关系的调整尤为迫切,应加强高水平创新与高效率转化的协同提升。
主旨报告环节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主持。当天还举行了两个平行论坛,与会者围绕创新生态系统共创、人工智能语料库建设等多个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图片来源:现场拍摄,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