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交会聚焦:品牌打造、产销对接与农产品出口
AI导读:
第2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聚焦农产品品牌建设、产销对接与出口。通过强化品牌管理、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及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农产品提升附加值,开拓更广阔市场。
东北黑土地的大米香甜可口,宁夏盐池的滩羊肉质鲜嫩,赣南丘陵的脐橙汁多味美……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与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共同孕育了我国丰富的物产。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2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强调,要确保农产品从丰收在田变为丰收到手,并稳定地走好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道路。他提出,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坚持走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的道路,扎实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同时做好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工作,稳步扩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的供给。
对于如何将来自“小地方”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大市场”,参与本届农交会的嘉宾和专家认为,强化品牌管理和提供优质的营销服务是提升我国农产品附加值、开拓更广阔市场的关键。
品牌打造至关重要。提到苹果,人们往往会想到烟台苹果、灵宝苹果、洛川苹果、昭通苹果等知名品牌。这些苹果之所以享誉全球,离不开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努力。在本届农交会上,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正式发布,新增82个区域公用品牌,涵盖粮油、果品、畜禽、蔬菜等多个类别,至此培育计划品牌总数已达226个。
当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知名品牌数量较少,整体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有待提高。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高颖认为,通过品牌共建共享,可以激活市场要素,汇聚资金、管理、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将产业、生态、人文等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形成品牌拉动资源集聚、品牌带动产业提质、品牌赋能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介绍,纳入省级以上农业品牌目录的区域公用品牌,注册商标比例已达72.2%,授权使用主体超过3.3万个,品牌平均溢价率超过17%,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浙江芒种品牌管理集团商务经理裘佳泽指出,许多地区的畜牧产品虽然品质优良,但由于缺乏品牌支持,往往只能以低价卖给大型企业。因此,屠宰、冷冻、物流、营销等各环节都需要加强,以提升产品溢价和市场竞争力。
针对农产品品牌建设,高颖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应遵循品牌建设规律,明确政府在品牌建设中的职能定位,构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合作社等积极参与品牌建设,同时让农民能够分享到更多品牌溢价收益,并切实加强区域公用品牌保护。
产销对接顺畅是农产品市场拓展的关键。当前,我国不少农产品面临滞销问题,因此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确保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效益高”,成为拓展农产品市场的核心环节。
宁夏江洋汇聚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洋表示,他们公司虽然拥有3000亩种植基地和多种产品,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难以找到稳定的大采购商。通过参加农交会,他们成功与浙江和福建的大型采购商建立了联系,期待能够签订大订单。
对于脱贫地区来说,产业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途径。西安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毅朝介绍,合作社与70户建档立卡户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带领他们种植“户县葡萄”。为拓展销路,合作社连续举办了多届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提升“户县葡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部始终将产销对接作为产业帮扶的关键举措,通过搭建对接平台、强化信息撮合等方式,有效促进农产品销售。今年以来,已在多地举办脱贫地区“土特产”推介活动,覆盖多个脱贫县,邀请众多供应商和采购商参与,着力开拓主销区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农交会期间达成签约意向539笔,贸易签约额达236亿元。
近日,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宣布成立,旨在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推动建立稳定可靠的农产品上行渠道,打造直通原产地的采购平台,推动产销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
农产品扬帆出海成为新趋势。近年来,预制菜在年夜饭餐桌上越来越常见,为农产品和预制菜出口注入了新的活力。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在菠萝、罗非鱼等传统出口农产品的包装和品牌故事上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同时大力开发预制菜产品,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打造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预制菜出口金额达317亿元。
经过深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在海外市场也表现出色。郑州绿宝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登科介绍,公司专业从事果蔬、薯类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配套仓储物流,每年向东盟国家出口速冻果蔬制品约2万吨。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首席专家张明杰指出,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全球贸易低迷、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传统农产品出口优势难以为继等。他建议学习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科技引领和制度创新占据高端市场,扩大我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市场。
一系列有利于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出台落实。商务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大促进支持力度,培育高质量发展主体。海关总署也表示将继续打好政策指导、便利通关、技术标准服务等“组合拳”,支持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