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_1统计口径新修订:个人活期存款与非银支付备付金纳入
AI导读:
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_1)统计口径将于明年启用,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_1统计,旨在反映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为政策调控提供更高精度的参考依据。
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_1)统计口径将于明年正式启用,自2025年1月起,两项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将被纳入M_1统计范畴。这一调整旨在与时俱进,反映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
货币供应量作为金融工具的总和,在流通和支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自1994年我国正式编制货币供应量统计表以来,已历经30年。随着银行卡和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钞使用逐渐减少,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的货币属性日益显著。因此,将这些金融工具纳入M_1统计,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经济实际情况。
从国际经验来看,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和经济匹配度进行动态调整。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发达经济体央行都曾多次调整其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自建立以来也经历过多次修订,但M_1的统计口径变化不大。此次修订将使M_1同比增速更加平滑,减少数据扰动,便于市场更清晰地判断货币供给情况。
M_1统计口径的修订不仅是为了数据更准确,更是货币政策框架改革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和相关性正趋于减弱。因此,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和有效性。新修订的M_1统计口径将为政策调控提供更高精度的参考依据,增强政策调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