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海跨海通道亮灯,大湾区交通枢纽再升级
AI导读:
黄茅海跨海通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工程,计划12月建成通车。该项目将成为大湾区世界级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大湾区形成向西辐射的动脉。同时,湖北实现“市市通高铁”,安徽、河北等地也发布多项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
据江门发布消息,12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亮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的跨海通道工程,该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全长约31公里,计划12月建成通车。项目联通珠海金湾和江门台山,将成为大湾区世界级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茅海跨海通道不仅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也是珠江口西岸与东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该项目与鹤港高速、洪鹤大桥、港珠澳大桥共同构成长达100公里的超级跨海通道,横贯香港、澳门、珠海、江门四座城市,助力大湾区形成向西辐射的动脉。建成后将与珠江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深中通道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此外,黄茅海跨海通道联通的珠海和江门两地均处于4000亿元的经济台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该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但带动的物流、投资、产业以及文旅发展将带来可观的回报空间。以江门为例,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江门将迎来“大桥经济”的窗口期、黄金期。
在地方规划方面,江门计划与港澳携手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与香港谋划建设港邑绿色产业园,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承接香港北部都会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创成果转化。同时,携手深圳共建深江经济合作区,实现“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的跨市战略组合布局。
在其他地方动态方面,12月8日上午,荆门至荆州高铁开通运营,湖北全面实现“市市通高铁”。安徽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计划到2027年构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23456”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河北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10方面内容重点打造和培育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典型场景。北京则力争到2027年新型储能产业营收超千亿元。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同时,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CPI同比小幅上涨0.2%,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5%。此外,2024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榜单发布,成都、上海、北京居前三。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