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4年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结果,科创板多款新药首次纳入,展现对创新药的政策支持,推动医药行业发展。

新华财经上海12月10日电(记者杜康)近日,国家医保局正式揭晓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结果,彰显了“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的政策导向。科创板多款新药产品首次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科创板第五套指标上市的公司在本次医保谈判中成果丰硕。

聚焦“全球新” 精准施策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目录调整范围侧重新药,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38个为“全球新”的创新药,比例及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创新药谈判成功率高达90%,远超总体成功率。

依据《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科创板共有迪哲医药的舒沃哲、高瑞哲,上海谊众的紫晟,泽璟制药的泽普凝等4款新药产品首次跻身国家医保目录,同时百济神州的百悦泽、百泽安,君实生物的拓益,微芯生物的爱谱沙,前沿生物的艾可宁,三生国健的赛普汀和凯因科技的凯力唯等产品成功续约,部分产品新增适应症也被纳入医保目录。

值得注意的是,迪哲医药、上海谊众、泽璟制药等科创板第五套指标公司均有新药纳入或续约医保目录,有望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长。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宁强调,本次医保谈判以“全球新”为重点,确保资源精准配置,并提及了“首个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晚期肺癌靶向药成功谈判纳入目录”的实例,该药物正是由迪哲医药自主研发的舒沃哲。

舒沃哲于2023年8月在国内获批上市,不仅是肺癌领域首个获中美双“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国产创新药,也是目前全球唯一获批且可及的针对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2024年11月,迪哲医药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舒沃替尼的新药上市申请,标志其进军全球市场的关键步伐。此外,迪哲医药的另一款新药高瑞哲也同步纳入医保目录,该产品于2024年6月获批上市,打破了外周T细胞淋巴瘤全球十年无创新药的僵局。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迪哲医药成功推动2款创新药在国内获批,并在上市后首个医保谈判年度双双通过谈判,不仅彰显了科创板医药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发展势头,也生动展示了新药审评、医保支付等全链条对“真创新”的鼎力支持。

迪哲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小林表示:“在医保赋能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下,迪哲将持续聚焦全球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中国源创惠及中国乃至世界更多患者。”

医保谈判助力“量价互换” 实现共赢

自2018年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在坚持“保基本”的基础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创新药发展,累计将149种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医保基金作为国内创新药市场的最大买方,通过医保谈判推动“量价互换”,不仅有助于创新药的销售放量,更能够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加速惠及更多患者,实现多方共赢。

科创板创新药公司泽璟制药自主研发的泽普凝亦通过本年度国家医保谈判。该产品是目前国内唯一、全球第二个采用重组基因技术生产的重组人凝血酶,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可摆脱原料局限,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血浆来源凝血酶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隐患。

目前,医保目录公布的泽普凝支付标准为373元(5000IU/支),价格较进医保前有所下降,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费用。泽璟制药表示,本次纳入体现了国家医保局对该药物的临床价值、患者获益、创新程度等方面的认可,未来将和各方紧密配合推进医保政策落地,力争让更多患者获益。

上海谊众的紫晟也是首次纳入医保目录。该产品系公司自主研发的独家紫杉醇创新剂型,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研究及实践表明,相较于其他紫杉醇剂型,在疗效或安全性上均具有显著优势。上海谊众表示,本次纳入有利于积极推进该产品的市场准入,减轻患者支付压力,提高产品的可及性。

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截至2024年10月,医保基金对协议期内药品支付累计超3500亿元,惠及患者8.3亿人次,带动相关销售超过5100亿元;2023年目录调整中谈判新增的105种药品,今年10月份的整体销量较1月份增加了近6倍,多数创新药在进入目录后能够实现快速放量。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费用负担的减轻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科创板创新药公司研发投入领跑A股

创新药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前沿领域,具有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一粒新药的背后往往是“十年磨一剑”,未来的市场预期对于当下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医保谈判将众多优质创新药品纳入医保目录,展现了支持创新的政策导向,激发了医药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也坚定了创新药公司持续加码研发的信心。

近年来,科创板创新药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提高核心竞争力。2024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创新药公司合计研发费用达到201.41亿元,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5.90%,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43.81%,大幅领先同期A股整体水平。

从个体来看,科创板创新药公司平均每家前三季度研发费用6.50亿元,显著高于申万医药行业的研发费用平均值1.74亿元。其中,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百利天恒等多家科创板公司的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已超过8亿元,全年预计均将超过10亿元。

百济神州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投入已超过100亿元,位居科创板之首。受益于长期坚持研发驱动的发展战略,百济神州在本年度医保谈判中亦有佳音传来。公司自主研发的百泽安、百悦泽分别新增三项适应症和一项适应症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有利于该等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对此,百济神州总裁、首席运营官吴晓滨博士表示,公司将继续践行“百创新药,济世惠民”的企业初心,为中国和全球癌症患者持续提供可及可负担的创新药物。

自国常会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以来,政府与行业各界在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多方面加大合力,显著提振了创新药行业持续加码研发、实现突破性发展的信心,有望进一步推动更多的国产创新产品、创新疗法问世。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