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年底跌破2%大关,创下22年来新低,债市走牛引发基民关注。专业人士认为,多重因素推动收益率下行,但未来下行空间有限。股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也值得关注,A股或有上行空间。

牛气冲天的债市在2023年底依旧势头不减。12月3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大关,正式迈入“1”时代,创下22年来的新低。这一趋势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持续发酵,到12月6日,收益率已跌至1.95%,而到了12月9日,更是达到1.9368%,继续刷新历史记录。

市场专业人士指出,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快速下行。其中包括市场资金对优质资产的旺盛需求、年底机构提前增加配置的策略、海外需求复苏的乏力以及欧美转向降息周期的预期等。这些因素均使得市场对国内宏观政策进一步宽松有所期待。然而,尽管当前下行趋势明显,但未来预计下行空间将逐渐收窄。

债市走牛,让不少基民尝到了甜头,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债券基金,希望借此获取更为稳定的收益。其中,杨先生便是其中一位典型的代表。他从权益类基金转向债券基金,成为了一名“收蛋人”。今年以来,债市表现强劲,不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回报率都超过了5%,让基民们感受到了与权益基金截然不同的投资体验。

回顾今年以来的债市表现,可以发现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总体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趋势。从年初的2.5%左右,逐步跌破2.4%、2.3%、2.2%和2.1%等多个关键点位,最终在12月3日成功跌破2%大关。这一过程中,每一次的下行都伴随着市场的关注和讨论。

对于今年债市为何如此强劲,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给出了他的解读。他认为,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当前市场面临无资产可配的情况,国债因此成为超配资产。同时,经济增速下行、化债需求增加以及市场流动性充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债券类资产整体收益率的下行。

此外,近期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的召开也对债市产生了影响。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提出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中金公司认为,这一倡议具有实质性的降息作用,成为10年期国债利率下破2%的催化剂。

然而,尽管当前债市表现强劲,但未来预计国债收益率的下行空间将有限。随着存量、增量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及经济活力的恢复,债券供给将有所增加。同时,市场情绪回暖、企业盈利改善等因素也有可能制约利率下行空间。因此,投资者在享受债市带来的收益时,也需要保持警惕和理性。

展望未来,债市能否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专业人士认为,尽管存在多重阻力,但债市的整体趋势仍有可能保持不变。若利率出现回调,可能是配置盘的介入机会。同时,股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也值得关注。在宽松货币政策持续的情形下,市场中高收益率资产荒将进一步加剧,股票资产相对债券资产的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若后续权益市场赚钱效应持续改善,居民存款向权益市场搬家,理论上A股将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央行流动性收紧并不是风险因素,更重要的在于货币宽松何时能够带来经济复苏。在此之前,流动性宽松带来的将是“股债双牛”的局面。

(文章来源:新京报,图片已省略以保持格式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