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金融与投资论坛聚焦资本市场进化与金融服务国际化
AI导读:
全球资本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中欧金融与投资论坛聚焦资本市场进化与金融服务国际化议题,知名经济学家等重量级嘉宾深度研讨,提出前瞻性建议。
全球资本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全球产业链的重塑,正深刻改变着资本的流动方向和配置模式。同时,金融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近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24中欧金融与投资论坛暨CLF50冬季会议”隆重举行。会上,众多知名经济学家、金融与投资机构高管、智库专家及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围绕“资本市场进化与金融服务国际化”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指出,资本市场的进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从历史的角度看,资本市场的形态随着经济的进阶而持续演变。工业革命催生了近代资本市场,为企业扩张提供了融资渠道;而信息技术革命则推动了资本市场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技术已深度嵌入交易、风控与监管之中,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市场韧性。
汪泓还表示,资本市场的进化与实体经济紧密相依、互促共进。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资本市场为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其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而企业的成长又反哺了市场,激发了市场的创新活力,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充分展示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价值。
此外,金融服务国际化也为全球经济融合注入了强劲动力。尽管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但资本、技术与人才的跨国流动仍在加速。跨国金融机构在跨境投资、贸易融资与金融衍生品交易方面表现活跃,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效率与稳定性已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在此背景下,金融服务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汪泓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积极鼓励中资金融机构提供多元的国际化金融服务,为基建项目融资,畅通国际贸易渠道,加强国际经济领域的区域合作。同时,她也指出了金融服务国际化需要稳慎推进各国监管合作,遏制跨境金融风险,构建公平、公正和安全的国际金融秩序。
会议现场还发布了《2024上海金融前沿研究报告》。该报告聚焦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开放、绿色金融、资本市场与消费金融等议题,结合全球金融科技崛起、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趋势以及金融开放与跨境投融资便利化需求,系统梳理了上海金融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我国央行降准仍有较大空间,预计今年还可能进一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他认为,降准是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缓解商业银行的息差压力,并更好地支持国债和地方债发行。
盛松成还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实体经济所需要的货币供应量正在发生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以及与主要经济变量的相关性正趋于减弱。因此,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并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则强调了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重要性。他指出,内部平衡的核心在于实现较低的失业率、较高的GDP增长率和温和的通胀率;而外部平衡则需关注贸易余额占GDP比率的合理性。针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青年失业率偏高和通缩压力显现的双重困境,他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上的政策选项,并强调在现实环境中,中国或将优先选择“保汇率”而非“保出口”,同时通过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应对高失业率和通缩难题。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