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经济工作政策基调明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强调稳住楼市股市,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5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基调已经明确。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9日召开会议,深入分析了2025年的经济工作形势。会议将明年的宏观政策定调为“更加积极有为”,并首次提出了“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举措。中国货币政策的立场由持续14年的“稳健”转向“适度宽松”,财政政策则由“积极”提升为“更加积极”,同时强调了“稳住楼市股市”的重要性。

会议还就明年提振消费、扩大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多位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政治局会议充分展示了中央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坚定决心。本次会议整体定调积极,预示着明年宏观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会议中提出的“加强超常规逆周期政策调节”是重大会议首次使用“超常规”这一表述,可能预示着后续政策举措将更加多元化。内需扩张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后续促消费政策的范围和力度均有望加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已进行了重大调整,并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和增量政策。随着这些刺激政策的落地见效,多项经济指标已明显改善,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企稳回升,为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会议强调,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分析称,“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是历史上首次提出,表明当局稳增长的决心坚定,政策已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出击。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发生重要转变。政治局会议要求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之前提出“有力度的降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多次降准、降息措施力度大、速度快,有效稳定了市场。

在政治局会议最新定调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如何进一步发力备受关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曾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预告,预计年底前将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在日前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强调了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的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等内容。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在三个方面加大实施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针对性。首先要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外在冲击;其次要继续降准降息,引导LPR下降,从而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成本。

会议还指出,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宏观调控力度更大、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这既是过去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也是基于对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的科学判断作出的部署。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认为,2025年是积极的宏观政策的持续实施年,本轮宏观政策调整不仅是力度的持续加码和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更是政策定位和政策逻辑的重大转变。作为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措施,本轮债务置换政策将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提供有力支持。

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依然较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增速放缓,核心CPI同比涨幅依然偏弱,显示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罗志恒表示,扩大需求是扩大有消费能力的需求、有投资收益的投资需求。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会议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一方面要大力提振消费,预计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加注重增强消费能力与意愿;另一方面要提高投资效益,当前我国投资规模较大,但投资效率持续下降,提高投资效率、盘活存量资产也是扩大需求的重要途径。

今年以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成效显著,有力地拉动了投资增长,释放了消费潜力。章俊认为,促消费将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2025年有望延续、扩围、扩容。同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两重”和新基建领域,将发挥好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认为,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在内需层面,需要从“政策给力”和“改革发力”两个方面双向驱动,以提振预期、增强信心。从供给侧来说,市场要创造出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从需求侧来说,推动高质量就业和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相关政策提振,12月9日下午港股市场大幅拉升,恒生指数上升2.76%,报收20414点,成交重新突破2000亿大关。奶酪基金投资经理胡坤超表示,这次会议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举措,大幅提升了市场对未来经济修复的信心。

鑫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胡宇认为,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变,房市和股市仍是提振内需的主要抓手。其中,“提高投资收益”已经上升为重要目标,这对投资者而言是利好。提振消费方面,股市和房地产是稳预期的主要方向,只有稳定资产价格,才能让消费者有更大的动力去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