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解读“12万亿元”化债新政
AI导读: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上,对“12万亿元”化债新政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该政策具有积极作用,但并未减少地方政府债务总量,需要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12万亿元”化债新政近期备受市场关注,如何看待其后续政策空间?在证券时报社主办的峰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余永定指出,该化债新政用规范的法定债务置换不规范的隐性债务,具有积极作用,但并未减少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量,也不意味着中央会替地方政府偿还。他认为,当前中国正处于采取扩张性政策的大好时机,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是可行的。
他强调,实现5%的经济增长、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以及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都需要中央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中央政府负债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化解被放在突出位置,而化债新政正是通过债务置换,帮助地方政府优化债务结构,减轻未来还债压力。
余永定还分析了化债新政的具体内容,包括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增加、专项债券用于化债等。这些政策旨在帮助地方政府将原有的短期高息债务置换为长期适中利率的新债务,从而减轻其还债压力,腾出财力进行投资和改善民生。
然而,他也指出,化债新政并未涉及中央政府增发国债支持基础设施投资、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所需资金等问题。因此,必须扭转追求财政平衡的观念,关注财政的可持续性。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正是采取扩张性政策的大好时机,需要加大财政扩张力度,同时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刺激经济增长。
余永定表示,只要维持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利息率,债务对GDP的比会出现稳定值。中国还有很大的财政政策空间,需要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