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以及增资扩股的节奏加快,二永债发行规模超去年全年,中小银行也热衷增资扩股或定向募股,以缓解资本压力。未来随着地方化债推进,银行资本补充冲动或减弱。

今年,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下称“二永债”)以及增资扩股“补血”的节奏明显加快。12月6日,浦发银行发行了两笔二级资本债,发行面额分别为60亿元和340亿元。同日,中国银行也发行了200亿元的永续债。据统计,仅11月至今,已有17家公司发布了二永债,发行规模超过1900亿元。而从全年来看,商业银行的二永债发行规模更是达到了1.61万亿元,远超过去年和前年的水平。

与大型银行发债相比,中小银行则更倾向于通过增资扩股或定向募股的方式来补充资本。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70家中小银行的增资扩股或定向募股方案获得了监管批复,这一数量明显高于往年。

业内人士指出,商业银行热衷“补血”的主要原因在于缓解自身的资本压力。由于今年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内源性补充资本的能力不足,因此商业银行选择通过发行二永债、增资扩股等外源性方式积极补充资本。然而,随着大多银行资本充足率已恢复至“红线”之上,以及未来地方化债的推进,明年银行的资本补充冲动可能会相对减弱。

具体来看,二永债的发行规模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的二永债规模达到了1.61万亿元,相比去年全年的1.12万亿元有了显著增长。其中,国有六大行是发行的绝对主力,共发布了30只二永债,合计发行规模达到8760亿元,占总规模的54%以上。而股份行和城农商行也“异军突起”,发行规模快速增长。

二永债发行加速的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动。一方面,今年二永债的发行利率较低,多数新发行的二永债票面利率已经下行至3%以下区间,这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缓解息差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城投债为主的信用债品种供给下降,债券投资机构面临欠配压力,因此对二永债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同时,今年上半年二永债集中赎回到期规模较大,为保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银行需要续发债券,这也助推了二永债发行规模的激增。

在中小银行方面,增资扩股和定向募股成为了他们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已有超过70家中小银行的增资扩股或定向募股方案获得了监管批复。这些银行普遍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或经营压力,通过增资扩股和定向募股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资本充足率。

然而,尽管银行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补血”,但资本补充的压力仍然存在。随着未来地方化债的推进和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逐步恢复,银行补充资本的诉求可能会减弱。因此,未来银行二永债的净供给可能会相对偏弱。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