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定调2025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
AI导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25年经济工作方针,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为方向,全方位扩大内需,并首次提出稳住楼市股市,为明年经济工作定下积极基调。
临近年尾,市场对于下一年经济工作的方向充满期待。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方针: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与以往相比,此次政治局会议的表述有所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法得以延续,但程度有所加强,加入了“更加”一词。而在货币政策方面,则告别了持续14年的“稳健”基调,转而提出“适度宽松”。
据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届时将出台更为具体的经济工作部署。此次政治局会议所释放的信号,无疑为市场提供了重要的预期指引。
在货币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这是14年来货币政策基调的一次重大调整。他指出,明年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国内需求不足和风险点存在等,因此需要更加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来支持。
近年来,虽然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但整体呈现“稳健偏松”的趋势。2025年,降息降准仍将是政策的主要方向,“适度宽松”将更加贴近实际运行。此外,央行今年已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并多次下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连平预测,明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有0.5-1个百分点的下调,主要涉及大银行;利率水平也可能进一步下降,但需考虑银行息差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此外,央行还将运用各种货币市场工具对流动性进行调节。
在财政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此前也曾表示,将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好可提升的赤字空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姚东旻认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准确回应。他指出,我国财政运行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应大力运用政府债务工具拓展财政空间。同时,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调控,以应对传统货币政策效果受限的问题。
近期出台的6万亿化债政策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财政空间,有助于将更多财政资金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姚东旻建议,地方政府应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和项目建设进度,利用债务空间撬动社会资金投资预期,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此外,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预计,2025年预算内财政支出增速将在5%左右水平,对应所需的狭义赤字率水平应在3.5%以上。他预计明年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4.5万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
在扩大内需方面,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今年以来,“两重”、“两新”成为当前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数据显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吸引大量消费者参与,带动销售大幅增长。
近期,多个省份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明年经济工作重点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其中都将扩大内需作为重点。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明年的有效投资将主要流向民生和科技领域。
会议还特别提到,要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在房地产方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仍是重点。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稳住楼市的表述意义重大,要求楼市工作围绕“稳住”发力,持续挖掘市场需求,稳住市场交易和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稳住楼市股市”,将稳定股票市场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政治局会议已基本为明年政策定下积极基调,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维持高位,股市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