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热度攀升,2025年或迎量产元年
AI导读:
人形机器人前景预期不断提升,特斯拉Optimus等引领市场热潮。英伟达入局加速技术迭代,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花旗预测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投资机会显现。
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小众领域迈向大众视野,其前景预期持续升温。美国《时代周刊》将人形机器人列为2024年最伟大发明之一,这一荣誉无疑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注入了更多关注。近期,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进展以及英伟达宣布进军该领域的消息,更是将人形机器人推向了市场热点。
在二级市场上,A股人形机器人相关概念股也受到了资金的热烈追捧,三丰智能、翔楼新材、爱仕达、埃夫特-U、柯力传感等个股均实现了显著涨幅。这一趋势反映出投资者对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的高度看好。
人形机器人的出现,正在推动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变革。这些机器人具备类似人类的适应性和智能,能够为仓库、餐馆、家庭以及工厂车间等场所提供高效的服务。在海外,英伟达、波士顿动力、特斯拉等科技巨头正在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潜力,以期重塑智能自动化的未来。
花旗分析师预测,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到2050年有望达到7万亿美元之巨。这一预测数据无疑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英伟达作为科技巨头,正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伟达将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动力的新技术Jetson Thor,旨在抢占快速增长的机器人市场。英伟达将自己定位为技术供应商,目标是为数十万家机器人制造商提供服务,推动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分散化发展。
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特斯拉Optimus工程师将最新展示的灵巧手称为“里程碑式的成就”,而特斯拉CEO马斯克也表示,预计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在2025年底前进行少量生产,并在2026年增加产量,面向外部客户销售。特斯拉机器人产品的迅速迭代有望给全球机器人市场带来“鲶鱼效应”,激发人形机器人玩家的活力。
美银证券分析师约翰·墨菲在访问了奥斯汀的超级工厂后,上调了对特斯拉的目标价至400美元,并维持“买入”评级。墨菲指出,特斯拉目前正在使用Optimus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对电池进行分类,并通过接网球等用例测试其灵活性。特斯拉计划到2025年底在奥斯汀超级工厂部署1000台Optimus机器人,加速机器人训练。
除了英伟达和特斯拉外,还有许多公司正在积极研发人形机器人。花旗分析师指出,尽管机器人技术并非新生事物,但当前正涌现出众多新的进展,其中AI的发展尤为关键。人形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包裹递送、建筑施工和食品递送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对于人形机器人后续投资机会,中信建投证券和浙商证券等机构均表示看好。他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1到N的量产阶段,特斯拉机器人量产进度、AI大模型更新迭代以及海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进程仍然是核心影响因素。随着AGI技术持续突破、供应链格局趋于完善以及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打开,人形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板块性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在使用前应核实相关信息,风险自担。
(图片及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