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在武汉举办,聚焦城市群发展、创新共同体建设等议题,提出增强三大城市群韧性、制定差异化创新发展政策、推动产业梯度转移等策略,以优化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布局。

近日,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聚焦城市群发展、创新共同体建设等议题。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横跨东中西三大地带,承载着全国超过四成的人口和经济总量。

论坛深入探讨了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三大城市群的韧性提升策略。专家指出,长三角城市群韧性结构稳健,但东北边缘地带需加强联系;长江中游城市群存在联系薄弱区,需优化布局;成渝城市群则呈现出离散型结构,需强化核心城市功能。

为增强三大城市群韧性,专家建议采取适度融合、错位发展、分工互补等策略,推动城市群间互动合作,清理合作不畅的地方性法规,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韧性。

此外,论坛还就城市创新能力、产业梯度转移、生产力布局优化等议题展开研讨。专家建议制定差异化创新发展政策,推动长江经济带内各地区协同发展,加强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创新资源均衡配置。

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专家指出应发挥三大城市群增长动力源优势,引导资金、技术等产业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促进产业链分工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同时,专家还建议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对口协作机制,优化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布局。

对于长江中游创新共同体建设,专家建议地方政府回归服务本分,支持企业、专业组织发挥主体作用,理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要素自由流动,联合建设产业集群,设立长江产业创新基金,为跨界创新合作提供金融支持。

(配图: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