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专家谈中国企业出海:从好学生到全球化企业
AI导读:
德勤全球中国服务部主席金凌云表示,中国企业出海正成为趋势,但面临合规、供应链等风险。他建议企业建立全球风险与合规治理能力,逐步从好学生进化为好榜样、好老师,实现真正的全球化。
“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市场更多是在好学生的阶段,需要逐步进化为好榜样,并最终成为好老师,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从出海到真正全球化企业的蜕变。”德勤全球中国服务部主席金凌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采访时这样表示。
当前,中国企业出海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2023年,中国直接投资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数量达到了7913家,相比上一年激增1483家,增幅创历史新高。麦肯锡的最新研究显示,部分领先的中国企业在非本土市场的收入已经占比30%~40%,充分展示了中企出海的巨大潜力。
然而,潜力巨大的同时,中企出海也面临着不少风险。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新受理的案件数量为4131件,其中涉外案件466件,同比增长11.22%,争议标的额达到6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企业出海应如何建立“防火墙”?金凌云认为,出海企业应深入理解当地政策,真正与当地资源相结合,让当地人将自身视为伙伴。特别是在出海前,要准确识别合规风险,并构建多元化的应对机制。
对于中企出海的前景,金凌云强调,中国制造业在出海方面表现出色,新能源领域更是当前出海浪潮的领军者。从出海目的地来看,中东地区正在成为继东南亚之后,中企出海的又一“热土”。
在中企出海的过程中,合规体系的构建尤为关键。NBD就当前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风险,以及企业应如何构建有效的合规体系等问题,向金凌云进行了提问。
金凌云指出,企业进行全球化运营意味着要进入陌生的市场与领域,这一过程既有机遇也有风险,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合规风险、供应链风险和人才风险等。在提供出海合规服务的过程中,德勤发现,中企出海合规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高层的直接推动,还需要全公司各部门的积极参与,更要求员工对合规与风险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对于合规缺乏重视,计划先出海再补漏洞的企业,可能会在合规领域遭受重大损失。
因此,立志出海的中国企业应同步建立全球风险与合规治理能力,包括全球合规治理框架、重大合规风险研判机制、专项风险与合规能力培养路线图、合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合规管理闭环机制。企业出海前应对这五大支柱进行客观的自评估,识别关键短板,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弥补,以提升自身的抗合规风险能力。
NBD还询问了企业在出海前如何进行风险评估,以及有哪些工具或框架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预防潜在风险。金凌云表示,中企出海需要全面考虑海外风险管理、全球化平台建设、ESG监管和数字化能力构建等核心问题。合规应成为企业出海战略规划的一部分,而合规风险评估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板块应强调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准确性,特别关注行业特色、地域特色和业务特色。
在准确识别合规风险并评估风险敞口后,企业应建立多元化的应对机制,如优化出海业务模式设计、确保供应链原产地的多重保障、选择低风险的出海产品线,以及合理利用海外业务合作伙伴的合规能力等。同时,企业还应以前瞻性的思维培养重大合规风险的专项应对能力。
关于中国企业出海的发展阶段和未来深耕方向,金凌云认为,随着中国企业加速从“走出去”向“全球化”迈进,中国企业在海外业务发展和国际化能力建设方面经历了四大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海外复制、属地化经营管理、产业链海外布局和本土化营销。在这四个阶段中,中国企业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面临风险多、管理难、差异大、韧性差等共性挑战。如何从好学生转变为好榜样,并最终成为好老师,真正成为“全球化企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好学生阶段,企业只需将产品做好,并在当地运营好业务即可。好榜样阶段,企业需要将经验分享给当地,带动当地的发展和就业。而好老师阶段,则需要企业能够向当地市场输出优秀经验,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带来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市场更多还处于好学生阶段,需要逐步进化为好榜样,并最终成为好老师,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从“出海”到“全球化企业”的蜕变。真正的“全球化企业”不强调总部的位置,而是能在全球范围内运作项目,调动全球资源与能力,以高效、标准化的方式实现目标。
在新的经济格局下,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和运营时,需要深入理解政策,从真正与当地资源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让当地人将自身视为伙伴。对于中国企业未来几年出海的前景,金凌云持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他指出,在国家战略、资本要素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等驱动下,企业出海步伐在各种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的作用下明显加快,出海业态整体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制造业在出海方面表现出色,新能源领域更是当前出海浪潮的领军者。许多中国供应商正在跟随其锚定客户在全球供应链中进行多元化布局。在技术出口方面,中国企业正在通过出口快速实现研发成果的商业化。以技术出口为例,2024年上半年,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向全球制药公司在技术授权方面的收入超过200亿美元。
从出海目的地的选择来看,东南亚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目的地,美国则下降至第三位。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中东地区,寻求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等各领域的合作,以拓展全球市场。不管是从市场和资本规模还是转型角度来看,中东地区都蕴含着巨大机遇。当前中东地区GDP总计超过3万亿美元,泛中东地区人口规模约为5亿人,中东主权财富基金规模约为5万亿美元。另外,中东地区推进区域转型的力度也非常大且彻底,这被视为目前中东地区最大的商机。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