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信托业年会透露,信托业“1+N”制度体系正在酝酿,信托法修订加快推进,本源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行业转型步入加速期。

近日,在天津隆重举行的2024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传递出振奋人心的消息:信托业即将迎来“1+N”制度体系的全面构建。这一体系的酝酿,标志着信托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制度创新与业务升级。

据年会透露,信托法的修订工作也在加速推进,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和慈善信托税收优惠制度有望近期落地实施。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家族信托、资产管理信托等本源业务提供更加清晰的发展路径,推动行业转型步入快车道。据用益信托统计,今年以来,企业破产服务信托、家庭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发展势头强劲。

在“1+N”制度体系中,“1”指的是《关于信托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N”则涵盖了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等业务的实施细则。尽管制度体系的具体出台时间尚未确定,但业内普遍预期这将为信托业带来深远影响。今年二季度,监管层已召集部分信托公司召开线上会议,传达了多项重要信息,包括非标信托需进行组合投资、新增固收类信托产品需采用市值法估值等,进一步明确了资产管理信托、服务信托等业务的监管导向。

此外,外贸信托总经理卫濛濛在年会上表示,当前信托财产登记制度、信托税制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影响了信托功能的全面发挥。他呼吁金融监管部门及相关权属登记主管部门加速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与出台,为信托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行业转型方面,各类信托本源业务的发展节奏明显加快。以企业破产服务信托为例,今年以来已有10余家信托公司的超20单风险处置服务信托落地,超40家信托公司参与此类业务。同时,家庭信托与慈善信托业务也迎来了快速成长期,多家信托公司相继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

随着信托业“三分类”新规的颁布实施,信托公司的本源业务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监管的持续引导下,越来越多信托公司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纷纷加大本源业务的投入力度,推动业务持续提速。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信托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也为信托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托业年会现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