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密集发布政策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
AI导读:
近期,国内多地政府密集发布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金融支持力度显著增强。资本市场积极响应,为机器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面对技术门槛和市场竞争压力,金融和资本的有效支持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近期,国内多地政府密集发布了旨在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这一新兴技术领域注入了强劲动力。
具体来看,12月4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携手七部门共同颁布了《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多项扶持措施。紧随其后,杭州市也正式推出了《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从十五个方面详细规划了重点任务,旨在加速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此外,南京、四川天府新区等地亦不甘落后,纷纷在今年内发布了相关政策,旨在依托各自优势,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更高层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政策在金融支持力度上显著增强。以《政策措施》为例,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多方共同出资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为机器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融资等多元化服务,并对企业技术改造及扩大再投资项目给予贴息支持。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新兴技术的代表,机器人产业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机器人应用边界的不断拓宽,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郑磊进一步指出,金融支持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可通过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方案,为成长期企业提供快速响应的资金支持,助力其跨越发展瓶颈。此外,金融机构还可引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先进技术,优化内部运营流程,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资本市场对机器人产业的响应同样积极。据智东西统计,截至2024年11月18日,今年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发生49起融资事件,单笔融资额最高达近10亿元。这些融资事件不仅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展示,不仅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最新成果,更为教育、医疗、工业等多个行业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持续进步,机器人产业正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发展前景广阔。
面对日益增高的技术门槛和市场竞争压力,机器人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在此背景下,金融和资本的有效支持将成为推动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金融机构可根据机器人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包括银行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融资等。同时,金融和资本还可通过推动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提升整个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