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首批贷款已投放
AI导读:
自10月份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成立以来,各地金融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迅速响应,多家银行已完成首批贷款投放,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稳预期、稳信心、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自10月份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成立以来,各地金融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全力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小微企业。《证券日报》记者最新获悉,多家商业银行已完成首批贷款投放,为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与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联合召开了全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现场会暨培训会。会议着重指出,小微企业对于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信心、保障就业具有深远的意义。会议要求,各方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推动协调机制深入实施,切实提升小微企业的融资获得感和满意度。
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多家银行在总行及分行层面均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全行上下齐心协力,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在具体措施上,各银行分支机构积极开展了“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商圈,全面了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状况及融资需求。据统计,农业银行已走访小微企业超过71万户,中信银行则主动走访了超过2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并投放了2000多亿元的贷款。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在产品创新上狠下功夫,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推出了适配性强的金融产品。例如,中国银行苏州分行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的特点,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量身定制了科技金融专属产品,更加注重企业的核心技术实力,并提供更为优惠的利率。
为进一步提升融资便捷度和效率,光大银行在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该行开发并优化了小微融资协调机制专项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实现了名单分发、审批时效监测、结果反馈等功能的全面升级。
此外,为消除业务推进中的顾虑,多家银行还建立了差异化的政策设计和激励机制,推动小微贷款更广泛地覆盖市场。同时,完善尽职免责制度,为基层信贷人员营造了“敢贷、愿贷、能贷”的良好氛围。
尽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成立仅不到两个月,但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多家银行通过该机制成功完成了首批贷款的投放,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
农业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截至12月4日,农业银行已累计为43万户小微企业授信5222亿元,并发放了2684亿元的贷款。中信银行则通过与政府专班的紧密对接,已获取推荐清单企业近万户,投放金额超过百亿元。光大银行也为小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荐清单企业授信数超过3000户,累计授信金额超140亿元,投放金额超120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团队指出,随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深入推进,以及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的逐步扩大,普惠金融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机遇,实现增量扩面。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