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出炉,推动全方位赋能
AI导读:
12部门联合发布《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至2027年底实现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等目标,全面推动5G规模化应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目标至2027年底,实现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物联网终端连接数破亿,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全面推动5G规模化应用。
该《方案》旨在构建“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通过13项重点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增强5G应用的产业支撑、网络服务及生态协同能力,实现5G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赋能。
5G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正驱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截至今年9月,我国5G基站总数已达408.9万个,覆盖所有乡镇,行业虚拟专网数超4.5万个,应用标准超100项,行业终端产品超700款,应用案例超10万个。
5G应用已在80个国民经济大类中落地,尤其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例如,“5G+工业互联网”在家电行业打造全连接工厂,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率;“5G+智慧旅游”通过新技术提升旅游体验,优化管理流程,降低成本。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人表示,我国5G应用正处于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牵引、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牵引的关键期,需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巩固成果,推动5G应用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专家指出,《方案》将引领5G应用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方案》提出四大升级方向:在个人消费方面,以5G带动新型消费扩大升级;在垂直行业方面,加强5G与制造业等行业的融合创新,赋能生产经营提质;在公共服务方面,强化5G对政务服务等领域的赋能,助力公共服务普惠升级。同时,通过加速新型消费、生产经营、公共服务三大类应用提质扩面,提升核心产业、融合技术、应用产业等五大产业关键环节供给能力,强化网络服务能力,凝聚创新合力,推动应用、产业、网络、生态全面升级。
尽管5G发展势头迅猛,但仍面临挑战,如应用渗透不深、企业合作不紧密、网络覆盖不足等。专家建议,应发挥地方政府、企业、平台等多元主体作用,打造5G规模应用地方样板,培育创新企业梯队,构建推广平台矩阵,协同发力打造5G应用生态升级版。同时,推进5G行业与个人应用协同发展,拓展新兴领域应用,加速创新应用,打造多技术融合解决方案,研发推广数字化技术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
此外,专家还建议坚持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双轮驱动,加速5G向偏远区域延伸,深化重点场景覆盖,推进网络升级演进,加大供需对接和资源共享,促进行业供需匹配,丰富5G应用场景。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