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讨“十五五”期间“五个中心”建设路径
AI导读:
上海举办研讨会,聚焦“十五五”期间“五个中心”建设路径,探讨面对国内外挑战如何持续提升功能,以及创新发展路径和五个中心协同发展等议题。
日前,上海举办了一场聚焦“十五五”期间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专题研讨会。该议题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目前上海已着手进行“十五五”规划编制准备工作。面对国内外发展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上海“五个中心”如何继续提升功能成为热议话题。
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指出,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重塑众多行业的逻辑和规则,对“五个中心”建设构成挑战。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上海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这也是全球各大城市如伦敦、东京、新加坡等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表示,全球城市都在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以应对新的形势。
在全球经济风险增加的背景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为上海“五个中心”提供了坚实支撑。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指出,规模效应对经济形态升级发展至关重要,但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上海需更加注重“五个中心”的规划工作。
在创新发展路径方面,彭文生建议上海充分发挥规模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吸引全球人才和科技金融要素。同时,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促进中欧绿色产业合作,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郑德高强调,面对极端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紧张等挑战,上海作为国际经济中心,需通过提升五大核心能力,即创新动力、制造实力、物流运力、服务能力和链主企业控制力,加速建设韧性供应链中心城市。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张勇提出,上海航运中心的发展需走特色化道路,以五代国际航运枢纽港建设和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为突破口,从人才、数据、生态三个维度推动国际航运中心特色化发展。
招商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陆小磊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迈入新阶段,需促进制度型开放,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人民币国际影响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
专家们普遍认同,“五个中心”是一个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舸表示,科创中心的发展需统筹策划、协同推进,包括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风险投资基金、高科技企业等。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张忠伟强调,“五个中心”建设需加强功能联动和制度联动,形成互相支撑、联动发展的“功能聚合体”,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