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经济在75周年之际,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以高质量发展成效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本文回顾了中国经济在关键时期的攻坚克难、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经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以高质量发展成效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回顾今年经济运行,“稳中求进”是总基调,“攻坚克难”是关键词。经济增长虽有所起伏,但保持在预期目标附近,每季度创造的经济增量逐步扩大;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物价温和上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同时,“好”的因素正在累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市场表现日趋活跃,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40亿人次,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助力经济筑底企稳、持续向好。宏观政策有力有效,金融支持激发企业活力,政策撬动推进项目落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在扩大国内需求方面,政府着力释放巨大市场潜力,推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投资关键作用有效发挥。同时,打出政策“组合拳”,有力防范化解风险,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接续落地,楼市出现积极变化。

  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苏州工业园区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五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成为创新之城。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在神州大地蓬勃发展,高技术产业投资、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均实现快速增长。

  向高攀升,攻克技术瓶颈,筑牢发展根基。我国自主研发的F级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首套25兆瓦级风电主轴承下线、C919大型客机实现三大航司同时运营等大国重器频频上新,研发投入增加,创新成果涌现,产业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向新而行,培育新兴产业,开拓发展空间。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动能不断集聚。浙江嘉兴的医院迎来机器人“医生”,依托海量病历数据为患者形成个性化健康评估结果,展现了数字经济的强大潜力。

  向绿转型,节能降碳减排,擦亮发展底色。液化天然气、甲醇动力等船舶订单快速增长,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生产消费保持较快增速,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绿色产业保持两位数高增长,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推进。

  改革开放继续为中国经济增添活力。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式施行,制造业领域“清零”,新能源汽车年产1000万辆正式达成,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延长上汽大众的合资合营期。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汽车业成为观察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创新药物的中国之旅见证坚定自信的开放脚步,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表示,随着各项政策特别是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