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十年创新发展之路
AI导读: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十年来,以创新发展之路树立典范,从沿海到内陆,从吸引外资到推动区域发展,经开区数量已超200家,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力军。
1984年,随着国家对外经贸部批准上海虹桥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的组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中国面积最小但土地价值最高”的开发区正式拉开建设序幕。四十载春秋,虹桥经开区、漕河泾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合肥经开区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创新发展之路,树立典范。
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对外开放范围扩展至沿海港口工业城市,批准设立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经开区应运而生。在政策支持下,大连经开区迅速崛起,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则于1986年获批成立,具有先试先行的价值。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跨出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第一步,1988年,其26号地块成为中国首个按国际招标方式出让的地块,由日籍华侨孙忠利创办的日本孙氏企业中标,并在此地块上建起了太阳广场大厦。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不同类型的试验区也相继涌现。1991年,漕河泾开发区成为全国首个“双冠名”国家级开发区,享受经开区与高新区双重优惠政策。
1992年,国务院再次批准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建设从沿海向内陆延伸。昆山经开区从零开始,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合作典范,其管理模式成为创新案例。
进入新世纪,经开区建设继续深化,中西部地区经开区数量不断增加。合肥经开区以“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推动社区开发战略,创新征地拆迁模式,形成“合肥模式”,并向全国推广。
四十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改革开放进程紧密相连,从吸引外资到推动区域发展,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推动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经开区数量已超200家,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李丹,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程霖)
(图片及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