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抽水蓄能大模型正式投用,标志着近1/5抽水蓄能装机容量的设备将实现深度智能化管理,有力提升电网调峰储能能力,抽水蓄能产业已成为我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5日,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官方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抽水蓄能大模型已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创新标志着我国近1/5抽水蓄能装机容量的设备将迈入深度智能化管理的新阶段,对提升电网调峰储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抽水蓄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最可靠的调节电源,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关键一环。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到2030年,我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将达到约1.2亿千瓦。

然而,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维面临诸多挑战,如工程规模庞大、机电设备繁多、系统结构复杂等。以30万千瓦机组为例,其关键设备部件多达4大类、20台套,传统运维模式下,日常检修项目繁多,人力需求巨大。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创新性地研发了抽水蓄能大模型。该模型集成了抽水蓄能机组设备维护的全方位知识,能够智能识别技术人员指令、自主提取设备数据、智能操控分析工具,并已成功嵌入我国第三代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这一平台的操作效率因此提升了50%,能够实现对装机规模达1028万千瓦的7座抽水蓄能电站的深度智能管理,包括状态预警分析、资产线上管理、检修策略制定等功能。

南网储能公司启鸣数智公司总经理李建辉表示,抽水蓄能大模型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对安全生产的支撑能力。依托42万个监测点的实时数据采集和9000个自主调用的算法,智能巡检的占比显著提升,确保了抽蓄电站能够随时响应电网调度需求,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