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大同市灵丘县正在建设全国首个零碳消纳、大规模AI算力超级能源园区,秦云基础灵丘超级能源综合体项目采用全预制建筑技术,推动大同算力产业高速发展,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冬季的塞北灵丘,寒风凛冽,却阻挡不了全国首个零碳消纳、大规模AI算力超级能源园区的建设热潮。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秦云基础灵丘超级能源综合体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秦云基础解决方案总经理许俊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该项目采用了全预制建筑技术,通过“能源+算力”模式深度整合产业链,使算力中心大楼成为首个工业建筑主体100%预制的工程。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建设效率与安全性,更为大同乃至山西AI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加速了大同算力基础设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显示,大同在全国295个城市中算力分指数排名第三,成为环首都核心算力城市的重要一员。大同市委、市政府紧跟“东数西算”战略步伐,深耕能源领域,推动大同由传统能源输出向算力、服务输出转型,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作为国家承担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的七个城市之一,大同市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大同数字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为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自2018年秦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落户灵丘县以来,大同算力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京东集团华北(大同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抖音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截至目前,大同已汇聚京东、华为等多家知名企业,并引进培育了58家数据呼叫标注企业,形成了涵盖存储计算、设备制造、标准分析、融合应用、数据标注、安全服务、人才培养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数据发展格局。今年1至10月,大同市在用、在建数据中心规划总投资达761亿元,已投运服务器61.5万台,用电量超过34亿度,预计年底将突破40亿度。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