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多个省份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明年经济工作重点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并公布省级两会召开时间。各地还针对扩内需作出明确部署,同时财政预算也成为新看点。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面巩固的关键节点。如何科学规划全年经济社会工作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期,多个省份通过召开座谈会、征集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各界对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的建议,并陆续公布省级两会召开时间,多数集中于1月中下旬。

湖南省作为先行者,通过常务会议及多场座谈会,密集征求院士、专家、企业家等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并在互联网平台上持续开展意见征集活动,涵盖生态文明、经济金融、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江苏、云南、青海等省也紧随其后,启动类似活动。

各地政府积极务实谋划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上海市市长龚正在经济领域工作思路座谈会上强调,要提高经济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打好经济发展的主动仗。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则要求深入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思路,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海南省政府则强调,要科学制定2025年经济预期指标,推动与“十四五”“十五五”规划目标有机衔接。

此外,财政预算也成为地方两会的新看点。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将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确保财政资源按需分配,避免预算刚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扩内需方面,各地也作出明确部署。龚正指出,上海要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激发消费潜能,扩大有效投资。陈敏尔则强调,要深挖产业、投资、消费等领域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南省政府则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培育和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

综合来看,各地正抢抓国家一揽子政策机遇,抓实项目谋划储备,抓细重大项目建设,充分挖掘全社会消费潜力,为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