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持续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可得性等措施,助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乡村田野 助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财经聚焦)

农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石,其现代化进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记者深入探访了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成效及新实践。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一种名为脆肉鲩的特色水产因肉质紧实、口感清爽而备受青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小榄镇正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入5G智慧渔业系统,显著提升了养殖效能。然而,智慧养殖系统的高昂成本曾让不少养殖户望而却步。为此,中国银行中山东升支行联手当地养殖协会,推出纯信用流动资金贷款产品,为养殖户提供最高300万元的贷款支持,助力脆肉鲩产业焕发新活力。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不断丰富服务场景,以金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截至11月末,该分行涉农贷款余额已达1796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增幅达39.11%。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6531亿元。

此外,金融管理部门还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在湖南省常宁市,油茶种植历史悠久,但气象灾害常影响油茶产量。为此,湖南省林业部门联合当地保险企业开展油茶种植保险试点,并签署合作协议实现保险全覆盖。平安产险等保险公司在油茶受损时负责赔偿,同时提供保费补贴和线上销售支持,有效分散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

农业保险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压器”。我国全面实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为种粮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同时,财政与金融部门的携手合作,让乡村金融服务发挥出更大效能。多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发展。

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创新性地结合数字技术,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邮储银行深圳分行通过“鹏农贷”产品,为千里之外的山西某农粮油购销公司发放贷款资金,全程线上服务,高效便捷。数字金融不仅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效,还破解了长期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难题。例如,阳光财险采用“牛脸识别”技术,为每一头投保牲畜办理唯一的“身份证”,实现了精准承保和理赔。

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发挥科技优势,自主建设数字化服务农业产业链平台,为农村金融服务奠定数据基础。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的合作,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五大行动落实落细,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与水平。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记者吴秋余)

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