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再破7.3后反弹,双向波动成新常态
AI导读:
人民币汇率今年第二次跌破7.3后迅速反弹,显示其较强韧性。分析称,外部强美元预期和内部宽松预期升温共同导致贬值。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新常态,为货币政策提供自主性,但需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人民币在今年内第二次跌破7.3关口,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12月3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后迅速跌破7.29、7.30和7.31,并一度触及年内最低值7.3141;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也呈现走贬态势,最低时距离7.3仅差25个基点。这一波贬值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测和分析。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此次贬值主要受外部强美元预期和内部宽松预期升温的双重影响。美元指数的回升以及中美利差扩大,共同加剧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然而,人民币并未持续贬值,而是在随后的数个交易日内反弹回升。
12月7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已经重返7.25区间,显示出人民币汇率的较强韧性。事实上,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已成为新常态,上下振幅可达数千个基点甚至超过1万个基点,对整数点位的敏感度逐渐淡化。
人民币汇率的这种“淡定”表现,源于中国央行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弹性汇率制度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汇率对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有涨有跌、双向波动的人民币成为了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有助于及时释放市场压力,避免预期的积累。
同时,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也为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性。当资本流动发生剧烈波动时,弹性的汇率可以减轻对资本外汇管制手段的依赖,这对于中国金融开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中国央行也强调要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回顾过去,人民币对美元也曾出现过贬值波动,但中国央行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干预,维护了外汇市场的稳定。如今,中国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忽视,无论是从资金底气还是政策工具的角度,都堪称绝对的“大玩家”。因此,对于人民币的未来走向,市场应保持理性判断,切勿用单边的思维来看待汇率的走势。
影响人民币未来走向的因素众多,包括中国经济表现、外部环境变化等。在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下,企业和个人应树立风险中性意识,理性看待汇率波动,避免对所谓的点位“大惊小怪”。(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