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香港机场三跑道系统正式启用,标志着香港机场迈入全新运营时代。民航业如何利用科技力量,把握契机推动行业增长?本文揭秘国泰航空等企业的科技应用,探讨大湾区多式联运新机遇。

11月28日,香港机场三跑道系统正式启用,标志着香港机场迈入三条跑道并行的全新运营时代,预示着客运及货运吞吐量将迎来显著提升。面对这一历史性变革,民航业如何提升运作效率,将机场潜力最大化,成为香港航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南都、N视频记者深入探访香港民航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揭秘民航界如何利用科技力量,把握三跑道系统启用的契机,推动行业增长。随着三跑道系统的启用,香港国际机场正积极运用前沿科技,充分发挥这一重大基建的效能。

国泰航空公司作为香港航班运营量最大的航空公司,面临优化地面调度的新挑战。为此,国泰携手多方团队,提前一年开展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旨在解决这一痛点。在国泰总部,记者见到了负责该项目的国泰数码部总经理邹铭诺,他带领团队与第三方技术公司合作,收集航班数据,包括地面滑行速度、牵引车拖行速度等。

邹铭诺向记者展示了国泰如何利用AI和科技提升运营效率的可视化系统。该系统通过机器学习技术,编写算法,开展模拟演算,预测飞机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所需的时间,为高效编排航班、节省旅客时间提供重要支持。同时,该团队还计划开发模型预测乘客动线,以更好地规划航班,提升整体出行体验。

此外,国泰航空还利用可视化技术,制作热力图,直观展示机场地面交通情况,帮助飞机在编排滑行和安排牵引时避开拥堵点。邹铭诺解释称,整个三跑道系统内部存在一些拥堵位置,通过热力图可以观察到每天不同时段的拥堵情况,从而选择最优路径。

国泰航空研究团队针对香港机场三跑道系统相关统计数据生成的热力图,为航班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持。邹铭诺表示,国泰航空应用了8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覆盖多个业务场景,并开发了Smart Serve应用程序,记录乘客偏好,提升空乘工作效率。在地面服务方面,国泰航空引入AI技术进行登机广播,提高效率,避免口音差异等问题。对于飞行员,国泰推出了Flight Folder工具,取代传统的纸质资料箱,大幅提升规划效率和便利性。

国泰集团管理层对香港机场三跑道系统的启用充满期待,认为这将为航空枢纽及业界带来丰硕机遇。国泰集团行政总裁林绍波表示,三跑道系统启用是香港的重要时刻,国泰将竭尽所能提升香港的国际顶尖航空枢纽地位,持续增强香港、内地与全球的联系。

大湾区内的多式联运也为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货运业务带来新机遇。香港机管局致力于完善机场与大湾区各大城市的海、陆交通接驳,强化机场双门户功能。目前,海天客运码头提供连接大湾区七个主要口岸的快船服务,旅客在口岸便能办理预先值机和行李托运,乘搭快船直达机场禁区乘搭飞机,无须办理一般香港出入境和海关手续。此外,香港机管局还推出了“桥转空”、“空转桥”及“经珠港飞”等客运服务,为中转旅客提供便利。

国泰航空等香港本地航司也在大湾区各大城市布局多式联运业务,让香港机场的客货运处理能力辐射至更广范围。同时,香港机管局正积极扩展机场功能,发展成为“机场城市”,推出多个项目,包括新酒店、甲级写字楼、零售、餐饮、娱乐综合体等。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张欣宇表示,三跑道系统为香港巩固加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把握低成本航空崛起的新机遇提供了底气。他建议打造空铁联运的立体交通体系,包括兴建新的铁路“洪前铁路-机场联络线”,形成区域内的超级航空枢纽。

随着三跑道系统的启用,香港民航业界已做好充分准备,携手大湾区其他城市构建更为便利的出行选择。三跑道系统的扩容将进一步提升香港机场的客运和货运多式联运能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往来。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肖遥发自香港)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