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工智能蓝皮书: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4)》发布,总结近五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特征与趋势,探讨生成式AI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与未来前景,为行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新华财经北京12月8日电(记者沈寅飞)近日,一场聚焦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盛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此次盛会由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中心、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与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举办,会上正式发布了《人工智能蓝皮书: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创新》(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深入剖析了近五年来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它不仅回顾了这一阶段的里程碑事件,还结合政策导向与市场实践,详细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银行、医疗、内容生成、智能制造、汽车、电商、通信及算力调优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应用实例与未来前景。报告旨在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蓝图,并为政府机构、企业及研究机构提供宝贵的智库资源。

报告强调,为了推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形成开放有序的生态圈,需统筹政策支持与服务,构建大模型产业生态。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实现全产业链的数据共享与交互,打破信息孤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同时,报告建议围绕人才、基金、产业生态等关键要素,发挥地区联动优势,推动相关政策快速落地,形成合力。此外,构建完善的算力服务平台,促进云计算、大数据、大模型等行业的互联互通与即时合作,也是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该报告由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烨东担任主编,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唐杰主任及朱军副院长共同担任副主编,汇聚了行业内的顶尖智慧。

会上,朱烨东董事长分享了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三阶段理论:初级阶段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成熟阶段则能替代人类在现实任务中的角色,终极阶段则具备超越人类的学习、推理与决策能力。他预测,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将呈现GPU新架构革新、异构计算加速融合、生成式AI训练集群规模扩大、多模态技术蓬勃发展等趋势。企业需根据不同场景甄选大模型,以适应多元化需求。AI正逐步深入核心决策场景,在金融、电商等行业率先落地,推动行业创新与变革。他强调,未来社会将淘汰不会使用人工智能的个人与企业。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围绕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安全保障、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及多模态大模型应用实践等核心议题,分享了前沿见解与洞察,共同探讨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发布会现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