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广州南沙举办,聚焦气候投融资与气候适应城市建设,伦敦大学学院梁希教授分享气候风险管理见解,提出多项建议助力全球气候治理。

新华财经广州12月8日电(张威)气候变化作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对人类的未来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深远影响。12月8日至9日,备受瞩目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广州南沙隆重举行,大会以“全球合作绿色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全球智慧,共谋气候投融资新篇章。

图为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金融与基建转型首席教授梁希在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在8日上午的“负离子氧吧城市大会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专题论坛上,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金融与基建转型首席教授梁希受邀发表主旨演讲。他围绕“气候风险管理如何支持气候适应城市的建设”这一核心议题,深入剖析了气候投融资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梁希指出,气候投融资不仅涵盖气候减缓(即碳减排),还包括气候适应,即如何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极端气候现象。他强调,尽管过去气候资金主要集中在碳减排和气候减缓领域,但气候适应方面的资金缺口却异常巨大,据联合国环境署估算,这一缺口高达1900亿美元至3600多亿美元。

为了促进更多资金流向气候适应领域,特别是引导金融行业加大投入,梁希认为,除了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外,还需创新金融工具。他列举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推出的基于温度的衍生合约、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提供的气候适应低息贷款、联合国成立的气候适应政策性基金以及气候相关保险产品等成功案例,并指出我国也在气候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发了一系列创新的金融产品。

针对城市气候物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梁希提出了八项具体建议:一是整合和完善气候物理风险数据体系,构建更精细、更聚焦的颗粒度体系;二是将气候物理风险因素融入资产价格;三是城市一级开发应充分考虑气候物理风险;四是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气候适应项目投资;五是对气候风险、物理风险敏感的行业资产进行压力测试,特别是农业、畜牧业和养殖业;六是开展气候金融风险产品技术创新,注重需求导向;七是重点保护受气候风险影响的弱势群体;八是鼓励中国研究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物理风险的工具开发和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本次大会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通讯社广东分社和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主办,旨在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气候投融资在推动绿色丝路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以及促进能源绿色转型等方面的作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共同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