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ETF降费推高盈亏平衡线,基金公司面临较大成本压力,纷纷转向集约化运营。ETF市场竞争激烈,规模较大、费率更低的ETF更易吸引资金关注,市场马太效应将更加突出。

【导读】ETF降费推高盈亏平衡点,基金公司面临实力考验

随着开放式交易型指数基金(ETF)的快速发展,其已成为公募基金市场的主赛道。然而,在管理费率下降的背景下,ETF业务的盈亏平衡点大幅上升,规模需达到约500亿元才能实现盈利。

面对这一现实,部分基金公司调整了营销策略,转向集约化运营。今年以来,ETF市场呈现出“得ETF者得天下”的局面。据统计,截至12月8日,已有29家基金公司发行成立了147只ETF,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ETF新增规模达到1.67万亿元,整体规模已突破3.7万亿元。

费率改革趋势下,核心宽基ETF管理费已降至0.15%的水平,这对基金公司构成了较大成本压力。业内人士指出,ETF产品的费率结构清晰透明,按0.15%的管理费率计算,基金管理人能够得到的净管理费约为0.02%,这使得管理规模在1000亿元的公司也只能获得2000万元的毛利,而这些收入需要覆盖众多刚性成本。

目前,股票ETF管理费最低为0.15%,多数为0.5%,个别ETF的管理费高于0.5%,最高可达1%。在0.5%的管理费率下,股票ETF规模需达到百亿元以上才能实现盈亏平衡,而在0.15%的管理费率下,盈亏平衡的规模则需达到上千亿元。因此,500亿元的规模门槛被视为ETF达到盈亏平衡的关键。

在降费背景下,基金公司纷纷放弃了传统“摊大饼”式的产品布局和营销模式,转而增强在资源硬约束下平衡多重目标的集约化经营能力,以提升业务发展的综合费效比。业内人士表示,发展ETF业务需要基金管理人投入大量资源,而ETF规模较小的公司可能因刚性支出占比过高而面临运营困境。

当前,指数化发展趋势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并非所有公司都适合发展指数投资业务。不少基金公司在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通过极限压缩可压缩的支出、加大行业主题ETF供给、把握差异化布局机遇等方式来应对竞争。ETF市场的马太效应将更加突出,规模较大、费率更低的ETF更容易吸引资金关注。

降费后,基金公司对规模的诉求可能更加强烈,需要通过做大规模来摊薄ETF运营成本。具备长期运营能力的公司才能持续投入ETF业务,而ETF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还有较大的增量空间。当前领先者的竞争壁垒并非牢不可破,ETF市场的竞争格局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稳定下来。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