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行情预期升温,A股春季躁动或提前启动
AI导读:
2024年即将结束,在流动性宽松和政策预期下,A股市场交投高涨,机构预判显示有望形成合力推动跨年行情。春季躁动行情存在提前开启可能性,投资者可提前布局景气延续和困境反转两大方向。
2024年即将结束,但在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政策预期的双重推动下,市场活跃度仍然较高。自12月以来,公募机构的预判显示,机构资金、活跃资金及散户资金将汇聚成一股合力,共同推动A股市场迎来一轮跨年行情。特别是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出台,以及“两重”“两新”政策的生效,为12月的经济形势带来了积极影响,企业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春季躁动行情有望提前启动。公募分析还指出,岁末年初的市场通常会呈现“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的特点,投资者可以提前布局景气延续和困境反转的两大方向。
跨年行情共识渐成
跨年行情是指在每年年底12月至次年1、2月期间,股票市场出现的阶段性上涨行情,也被称为“春季躁动”行情或“日历效应”。这种行情反映了市场对来年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企业盈利和市场流动性的良好预期。据华夏基金统计分析,自2014年以来,A股共出现了6次跨年行情。而在2010—2023年间,A股春季躁动行情兑现率较高,仅在2022年缺席,行情多在1月启动,2月平均收益更佳,平均持续时长约65天。上银基金统计的相关数据也显示,2005—2024年间,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上涨概率也较为突出。
究其原因,上银基金认为,每年此时中国金融市场都会受到基本面、流动性以及政策端的三重影响。首先,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次年3月的“两会”主题连贯,有助于改善市场对政策刺激力度的判断;其次,年底属于业绩真空期,全板块A股年报预告会在1月底披露,此阶段市场会对盈利扭转或超预期标的进行反复博弈;另外,临近岁末和农历新年,金融市场流动性往往较好。
针对今年情况,平安基金预判表示,在资金面和政策预期的双重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一轮跨年行情,港股市场也有望受益,春季躁动行情存在提前启动的可能性。同时,市场分析人士指出,A股正在逐步摆脱特朗普关税冲击的影响,回归国内政策刺激逻辑,市场逐步就“跨年行情”达成共识。
企业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
尽管机构对跨年行情的预期较高,但本轮行情并非简单重复,而是有着与以往不同的背景和投资逻辑。富国基金分析称,今年前三季度实际GDP和名义GDP增速均较低,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但市场对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抱有积极的政策期待,届时围绕政策预期的博弈或将成为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向。
中欧基金认为,在海外不确定因素持续扰动下,市场对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期逐步升温。考虑到政策预期渐浓,市场交易热度维持高位,此前积累的下行风险得到了较好的释放,后续市场行情展望偏积极。然而,美国总统上任前,地缘政治风险可能持续干扰市场的上行趋势。
平安基金认为,从全球宏观环境来看,美联储正处于货币政策正常化推进的过程中,为国内政策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叠加“两重”“两新”政策的生效,为12月的经济形势注入了积极预期,企业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然而,在内需不振与外部压力上升的双重挑战下,本月底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对下一阶段的政策方向进行明确部署,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
采取哑铃型配置策略
在板块布局策略上,华夏基金认为岁末年初市场通常会呈现“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的特点。四季度在政策稳增长预期的带动下,金融、消费、稳定风格表现较好;而进入次年一季度,风险偏好抬升,成长风格表现突出。从景气角度看,岁末年初市场通常会提前“抢跑”,选择次年业绩靠前的方向进行布局,主要包括景气延续和困境反转两大方向。
平安基金建议投资者采取“红利高股息+科技成长”的哑铃型配置策略。红利资产因受到跨年险资“开门红”资金配置的青睐,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同时,在潜在贸易冲突带来的出口压力以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下,先进制造业中的尾部企业或将面临淘汰,电子、新能源、汽车、机械等板块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富国基金表示,产业趋势上不断有催化的AI应用端可能成为今年跨年行情市场资金关注的热点。
华安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高级总监邹维娜认为,2025年市场预计将继续维持宽松刺激的环境,为经济回暖提供良性健康的“土壤”。投资者可聚焦有产业周期回升的领域,采取均衡配置策略,在低周期、敏感性资产和顺周期资产中寻找机会。同时,关注科技方面的AI软硬件终端创新、半导体周期弱复苏和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共振机会,以及安全背景下的军工行业中期配置机会。新能源景气磨底,可挖掘结构性机会。此外,周期和金融的配置价值也值得关注,特别是非银和周期品的机会。医药中的创新药和创新器械以及消费复苏背景下的细分行业机会同样值得投资者关注。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