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自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需靠新质生产力
AI导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报告会,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指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需靠新质生产力,包括AI应用、机器人崛起和能源绿色化转型,并不与短期财政政策刺激相矛盾。
12月7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隆重举行“中国经济年度回溯与展望”主题报告会。大河财立方记者亲临现场,从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处获悉,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将依赖于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邢自强强调,这并不与短期内加大财政政策刺激力度、打破通缩的举措相矛盾。
邢自强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良性的生态环境,其中研发投入和科技领域的突破至关重要,同时产业链下游的消费需求也不可忽视。他进一步解释,只有当产品和服务能够实现较高价值时,企业才会更有动力进行研发,进而推动创新。
邢自强以英伟达为例,提到英伟达在濒临危机时,正是普通玩家对游戏视觉效果的追求拯救了公司。这证明了终端需求在营造生态系统、推动“硬科技”突破中的关键作用。
在谈到中国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机会和优势时,邢自强列举了三点:
首先,中国在AI应用方面有较大优势。尽管美国在芯片领域领先,但中国在AI应用落地方面具备“后发制人”的潜力。中国擅长C端应用,拥有海量数据,能够更好地将AI融入大众生活和娱乐,提升易用性,这对AI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人形机器人的崛起和广泛使用为中国产业链升级带来了新机遇。据估算,美国市场需要800万个人形机器人,而中国具备降低生产成本的能力,能够使人形机器人更好地应用于重复性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最后,中国在能源绿色化转型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发优势。特别是在锂电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为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