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初冬时节,长江南岸蔬菜丰收,农村公路改善助力蔬菜产销两旺,同时吸引游客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初冬时节,长江南岸的甘蓝和白菜喜获丰收,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的蔬菜产销两旺。青翠欲滴的蔬菜连绵成片,村民熟练地采摘、装筐,货车满载着新鲜蔬菜,沿着畅通的产业路运往全国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际市场。

在潘家湾镇,一条长约10公里的蔬菜长廊依长江而建,交通便利,使得嘉鱼蔬菜畅销国内外。肖家洲村57岁的村民叶祥松感慨,随着家门前的路越修越好,蔬菜销售也越发顺畅,收入逐年提高。

嘉鱼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长军介绍,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开通集客货邮于一体的蔬菜专线,配备纯电动公交车,既方便村民出行,又实现了蔬菜的快速运输。肖家洲村村级路长蔡建红见证了蔬菜基地从泥巴路到双车道沥青路的变化,蔬菜长廊建成后,村里新增蔬菜面积5000亩,每亩收入可达近万元。

这十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在助力“三农”工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40万公里,新增超过45000个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兑现了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为交通而掉队的承诺。

农村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吸引了资本、项目和人才向农村流动,拓宽了农民群众致富增收渠道。在陕西省留坝县玉皇庙镇两河口村,依托“秦岭最美廊道”,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村民杨先生返乡创业,经营咖啡生意,销售额屡创新高。

安徽省天长市长山村同样因交通改善而焕发新生。初冬时节,村里依然花木葱茏,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养生度假。村民柏玉春看到家乡变化后,返乡开了村里第一家饭店——小柏农家乐,生意兴隆。

截至2023年底,中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60万公里,形成了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抵田连户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侯振兴表示,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民出行条件,还引导广大农民就近就业致富,“四好农村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