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稳健前行:来之不易,韧性十足,潜力巨大
AI导读:
2024年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增长4.8%,面对外部环境复杂性和内部需求不足等挑战,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激发,有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持续稳健前行。
站在2024年的岁末回望,中国经济在今年的整体表现可谓稳健。一季度至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实现了5.3%、4.7%、4.6%的增长,前三季度累计增长4.8%。自9月以来,得益于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持续显效,中国经济呈现出回升向好的趋势。我们有信心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用“来之不易”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为何来之不易?从外部环境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严峻、充满不确定性。从内部环境看,国内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仍然存在,形势严峻复杂,任务艰巨繁重。然而,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坚定信心和真抓实干下,我们顶住了压力,攻坚克难,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最为稀缺的资源。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形成了一个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总和的巨大市场。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市场的潜力将得到充分激发,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广阔的国内市场都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保障。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11月14日,随着一辆新车的下线,中国成为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供销两旺的强劲势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33%和33.9%。中国汽车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赛道上持续领跑,这得益于供给支撑、政策驱动以及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
市场不仅蕴藏着宝贵的商机,还孕育着竞争优势。广阔的市场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为企业创造更大收益、摊薄创新成本,同时也提供了海量的应用场景,推动了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在日复一日的供需良性互动中,新技术新产品加快了产业化步伐。
此外,中国经济的韧性也是其最充足的底气。无论是面对外部需求的萎缩还是内部的结构调整,中国经济都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2%,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中国经济的韧性源自稳固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链优势。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的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同时,高超的调控水平也是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从亚洲金融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再到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和新冠疫情冲击,中国宏观调控的经验不断丰富,手段更加充足。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人均水平到城乡差距,从政策空间到要素资源,再到巨大市场,中国经济的潜力无处不在。14亿多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支撑起了一个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快建设,中国经济的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内需潜力将持续释放。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客观现实,但这也是差距和潜力所在,是发展的后劲。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国将不断释放发展潜力,增强内生动力和活力。
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完成“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继续保持在30%左右。这样的稳定表现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困难挑战,我们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胜信心。”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中国经济的大船必将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