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春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申遗成功将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羊城晚报记者周欣怡朱绍杰

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会议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

春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据统计,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各种形式庆祝春节,共享这一喜庆氛围。2023年12月,春节更是被列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成为了“世界年”,春节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表示,春节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促进家庭和睦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更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和文化创造力提供了不竭动力。冯骥才也曾提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非遗不仅要保护古老的民间艺术,也要留住人们可能丢失的“年味”。

春节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家家户户在春节前采购年货、烹制节日食品,祭祀灶王爷,礼敬天地,祈愿家宅平安。这些习俗不仅展示了中国人对粮食种植、加工、保存的理解,还传递出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念、养生理念和伦理规范。

春节是维系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情感纽带,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共同分享年夜饭,围坐守岁,通宵达旦。正月初一,人们穿着新衣,拜祖先,向长辈、亲友及邻里拜年,逛庙会、闹社火、赏花灯,共庆佳节。这些活动强化了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同时,春节也在不断创新中融入现代生活,年画、剪纸、灯彩、舞龙、灯会、花会等活动营造出热烈、祥和、欢快的节日氛围。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如今已走进校园、社区,让年轻一代更加认同春节和中华文化,促进了传承和创新。

在中国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文本中,春节项目涉及全国多个地区,包括广东的佛山市和广州市越秀区。其中,广州的“行花街”、佛山木版年画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参与了申报资料的制作。

“行花街”是岭南广府春节习俗,每年从农历腊月廿八到除夕夜,广州人都会到花市“行花街”,以求来年行好运。如今,广府花市已成为逛、演、食、游、娱一体的文旅新场景,影响力遍及周边省市乃至海外华侨聚居地。

佛山木版年画已有600余年历史,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在传承人的努力下,这项古老非遗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国潮IP”。英歌舞也持续火爆,2024年春节在英国伦敦亮相,吸引了超过70万民众观赏。

【专访】朱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羊城晚报:此次“春节”申遗成功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节有何影响?

朱刚:这将促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春节这一文化遗产,人们在参与春节相关活动时,会意识到自己在传承文化遗产,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羊城晚报:近年来,对“春节”非遗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朱刚:自2006年春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来,我国已在春节相关习俗和社会实践的保护上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多个地方性扩展项目加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非遗整体保护意识的提升。

羊城晚报:申遗成功后,世界各国将如何看待春节这一节日?

朱刚:春节申遗成功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促进了多元文化对话,加深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了解和尊重。

羊城晚报:本次成功申遗对未来其他项目的申遗工作有何启示?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在更强调申遗项目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春节作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其节日经济有助于其他非遗项目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展示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应该让非遗与时代同行,这才是对“传统”更好的保障。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