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冬季来临,冰雪经济热潮涌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旨在将冰雪运动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剖析冰雪经济在运动、消费和产业方面的潜力。

冬季来临,各地滑雪场陆续开板,冰雪经济热潮涌动。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旨在将冰雪运动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本报今起推出“冰雪经济热起来”系列报道,全面剖析冰雪经济在运动、消费和产业方面的巨大潜力。

该《意见》旨在巩固冰雪运动成果,释放冰雪经济潜力,并设定了到2030年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的目标。冰雪运动如何推动冰雪经济加速发展,实现从观赏型消费向深度消费的转变,成为关注焦点。

近年来,我国冰雪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直接驱动因素在于冰雪运动的发展。数据显示,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来,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已超过3.13亿,参与率超22%。这一增长不仅促进了冰雪运动消费需求,也带动了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和冰雪装备消费的发展。冰雪旅游人数在2023—2024冰雪季超过3.85亿人次,同比增长38%,收入同比增长50%。

《意见》高度重视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提出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增加冰雪赛事活动供给,加强冰雪运动设施建设,降低参与成本,提升便捷性。同时,支持中小学校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爱好者。

在打造消费场景方面,《意见》提出优化冰雪旅游发展,支持重点地区开展冰雪旅游资源调查,建设高品质冰雪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冰雪运动设施与赛事的蓬勃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如康养、文化、娱乐、餐饮和住宿等,实现冰雪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冰雪运动不仅成为冰雪经济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为冰雪旅游和文化产品提供重要元素和载体。

此外,《意见》强调加强冰雪赛事活动供给,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支持申办、举办国际冰雪赛事,推动冰雪赛事与旅游、街区、商圈的融合。通过建设冰雪运动设施,打造冰雪经济综合体,创新消费模式,推出联票、季卡、滑雪住宿套餐等,实现冰雪运动向多业态冰雪经济的延伸。

冰雪运动还为冰雪经济由观赏型消费向深度体验式、沉浸式、社交式消费转换提供了契机。高水平的冰雪赛事和优质的滑雪场能吸引国内外游客,提升冰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数据显示,冰雪运动赋能的冰雪旅游业在游客逗留时间和客单价上均有大幅提升。冰雪运动还有助于冰雪经济商业模式的重塑,提高附加值和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首次提出构建冰雪经济“一区两带多节点”空间布局,旨在实现冰雪经济更加均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冰雪经济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