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和企业携手合作,打造新颖消费场景,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等地发布政策,加大首店引进力度,实现首发经济量质齐升。

相关部门和企业携手合作,借助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等形式,打造新颖的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消费的需求,提升消费体验。

首发经济强调“第一次”,覆盖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到首次开设门店、设立研发中心和企业总部的全过程。上海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首发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上海市徐汇区的武康—安福风貌街区,历史人文气息与时尚新品牌交相辉映。街区85%以上为近年来创立的自主品牌,且创始人团队以“80后”为主。其中,西班牙风格建筑已成为中国香薰品牌观夏的首店,提供独特的“净手仪式”,深受消费者喜爱。

上海静安区凭借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人文环境,成为全球和中国首店的活力中心。静安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三年保持中心城区第一,尤其是南京西路商圈,集中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和高能级首店。今年,静安区将聚焦“全球新品首发地、高端品牌首选地、中国品牌集聚地”功能,打造世界级地标性商圈。

长宁区的上海荟聚引入超过312个精选品牌,其中首店及特别概念店占比约71%。老牌商场龙之梦城市生活中心也积极引进首店,掌握首发经济的“流量密码”。

为推动首发经济发展,上海自2018年起发布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政策措施,今年5月又联合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每年3月至5月,上海都会策划“首发上海”春季系列活动,并提供一系列奖励措施吸引高能级首店落地。

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等也相继发布政策,加大首店引进力度,打造首发经济地标。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表示,上海将聚焦形成品牌集聚效应,推动消费高质量增长。

为实现首发经济量质齐升,长宁区结合城市更新战略,推出愚园路、武夷路等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为品牌首发打造独特场景。普陀区则不断调整商业创新政策,培育品牌发展土壤。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强调,要挖掘首发、首店的长尾效应,注重首发后的持续运营,强化链式发展思维,实现品牌与城市的双赢。

徐汇区湖南路街道积极为风貌街区品牌链接产业链、资金链等资源,形成“商业+”的全生命周期营商模式,为品牌发展推荐契合度高的上下游资源。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