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跨境金融中的使用取得积极进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呈现多亮点,但仍面临挑战。数字人民币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金融机构积极探索跨境试点。

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与跨境金融活动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交通银行联合发布的最新一期《跨境人民币观察》季度报告显示,跨境人民币业务呈现出企业广泛参与、使用场景多元化、使用动机积极等特点。然而,外部因素的影响及风险对冲工具的不足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12月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交通银行联合主办的“《跨境人民币观察》第三季度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以及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同时,数字人民币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报告指出,2024年第三季度,超过60%的受访企业开展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50%以上的企业进行了人民币外汇交易。与一、二季度相比,三季度受访企业在使用人民币结算时,更多地考虑了“现金管理”和“收益可观”两个因素,显示出企业对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实用性和效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积极的评价。此外,约40%的受访企业在与第三国企业的往来中使用了人民币结算,反映出全球企业对于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的接受度和意愿正在逐步增强。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反复调整,对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造成了一定压力,但多位专家学者认为,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仍然多于挑战。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企业需要更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来支持其海外业务。这不仅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为银行和金融机构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带来了新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曲凤杰表示,我国将持续深化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打破一系列制约因素,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报告还建议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与东南亚、中东等区域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通过与当地支付系统对接,实现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直接使用。这将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交易效率、优化金融市场功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此外,数字人民币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机遇和作用也日益凸显。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初步探索性工作已完成,为解决跨境支付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建议,应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生态建设,丰富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同时加强与海外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流和合作,探索新的技术标准和治理规范。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