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统计局将于12月9日公布11月物价数据,市场预期CPI同比增速或回落,PPI继续低位运行。多家机构预测食品价格下跌、能源价格下跌将对CPI构成拖累,同时PPI受供需问题影响持续低位运行。

国家统计局将于12月9日9时30分公布11月物价数据,市场普遍预期11月物价表现依然偏弱。

多家机构预测,前几个月超季节性上涨的食品价格在11月进一步下跌,对当月居民消费价格(CPI)构成拖累。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也因供大于求的总量失衡问题持续存在而未能止跌。

食品价格下跌,11月CPI同比增速或回落

据多家机构分析,11月CPI同比增速可能因食品价格的进一步下跌而小幅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0.3%,环比下降0.3%。多家机构如民生银行首经团队、兴业研究、华创证券、中信证券、浙商证券对11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值普遍较低,集中在0.2%至0.6%之间。

中信证券指出,结合核心CPI上涨动能不足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11月CPI同比读数预计将较前值进一步回落至0.2%附近。其中,蔬菜和猪肉价格跌幅较大,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市场供给增加及替代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

能源价格方面,民生银行首经团队表示,11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整体波动下行,预计CPI能源价格分项将环比下行。

此外,核心通胀预计仍在低位运行,受国庆假期效应消退等因素影响,与居民出行消费相关的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不同程度回落。

PPI低位运行,供需问题待观察

机构普遍认为,国内供需问题改善情况仍待观察,同时外需定价的商品价格也出现下跌,导致11月PPI继续低位运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PPI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1%。多家机构对11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值也较为悲观,集中在-2.7%至-3.0%之间。

中信证券表示,10月政策脉冲带来的内需定价商品价格普涨效应在11月逐渐衰减,煤炭、钢材价格普遍下跌。同时,受特朗普交易带动美元指数上行及全球流动性趋紧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和原油等商品价格也出现下跌。预计11月PPI环比重回负值区间。

浙商证券指出,目前的政策强度更多指向提振信心,对终端需求和供需缺口弥合的实质性改善仍需观察。华创证券则指出,11月份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跌入荣枯线以下,上下游价格联动下跌,显示供大于求的总量失衡问题仍在发展。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