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美联储降息周期为中国提供降息契机
AI导读:
盛松成在“2024中欧金融与投资论坛”上表示,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为中国降息提供契机。他分析中国未来降息空间及货币政策考量,并指出降息有助于债务置换发挥更大政策效能。
12月6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在“2024中欧金融与投资论坛暨CLF50冬季会议”上发表观点,指出美联储已进入降息周期,为中国降息提供了外部契机。美联储在9月降息50个基点后,11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并计划在12月根据经济数据决定是否继续降息。
盛松成认为,中国未来仍有降息空间。他通过计算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2.0%)与核心CPI(10月为0.2%)的差值,得出当前中国实际利率约为1.8%。参考历史数据,若未来核心CPI同比增速能达到0.7%(疫情以来年均增速为0.8%),则名义利率有望降至1.6%左右。考虑到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预计未来降息空间约为40个基点。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已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盛松成对此表示关注,认为这一信号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11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从2024年起,中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加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达10万亿元。
盛松成进一步分析,降息有助于债务置换发挥更大政策效能,因为法定债务利率远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将大幅减少地方利息支出。据财政部估算,五年累计可节约利息支出约6000亿元。
(图片及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