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我国医保基金收支增速失衡的背景下,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对于缓解创新药市场的困境显得尤为重要。近日,第九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聚焦此议题,多位专家分享了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支付的相关数据和建议。

  在我国医保基金收支增速失衡的背景下,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对于缓解创新药市场的困境显得尤为重要。近日,第九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聚焦此议题,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韩世明分享了相关数据。

  韩世明指出,BCG联合中再寿险、镁信健康测算的数据显示,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支付的总额已从2019年的约3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约74亿元。尽管增速明显,但这一规模相较于创新药市场1400亿元的规模仍显不足。

  商业健康险主要包括疾病险、惠民保和商业医疗险,近年来其支付规模有所扩大,覆盖药品数量显著增加,受惠面变广,对创新药支付的贡献逐渐增大。然而,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支付仍存在挑战,如创新药纳入不足、特药责任净费有限、医疗与商保衔接不畅、药企与保司合作机制不明确等。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表示,商业健康险自90年代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应运而生,但发展始终缓慢,近两年增速明显放缓。截至2023年,我国商业健康险市场保费规模已达9035亿元,但重疾险新单保费收入已连续五年下滑。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指出,我国创新药市场虽发展迅速,但支付问题已成为药物普及的障碍。他强调,构建多元支付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推动中国医药创新的核心。同时,他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政府应在商业健康险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规范产品、激励消费者购买、鼓励保险公司提供相关产品。

  对于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宋瑞霖还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搭建商保与医疗的共赢机制、加强商保行业管理、完善筹资机制等。他预计,若相关建议能够落地实施,全国商业健康险基金年收入最高能达到3.42万亿,将超过2023年全国医保基金收入。

  这一预测不仅为创新药市场带来了合理回报的期望,也预示着将带动更多产业投资,推动中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迈进。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