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新倡议,旨在缓解银行负债压力,并对资管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新倡议包括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要求银行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等。市场反应显示,同业存款替代效应正在显现,资管机构面临更多挑战。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孙忠)近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推出的两项新倡议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倡议旨在缓解银行负债压力,打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堵点”,并对资管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新倡议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二是要求银行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新倡议提出,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应参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且若提前支取同业定期存款,利率原则上不应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这些措施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减少非银机构套利行为。

背景方面,今年二季度以来,银行同业存款规模快速增长,国有行和股份行所持有的同业存款占比较高,规模庞大。此前,同业存款利率居高不下,阻碍了银行负债端成本的调控进程,形成了套利循环。随着银行“手工补息”得到规范,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进一步加剧了银行揽储成本。新倡议的推出,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多家机构预测,新倡议落地后,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将全面降至1.5%及以下,大幅压缩套利空间。这将有助于缓解银行负债压力,同时加速资管产品资产配置的改变,对未来行业发展提出挑战。

市场反应显示,同业存款的替代效应正在显现,不少资产正在快速重新定价。同业存单市场出现大涨行情,3个月期限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收益率大幅下降。此外,新倡议的实施对现金类产品和银行理财也产生深远影响。货币基金和理财产品持有存款占其资产配置的比重大,新倡议将带动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显著下行。

对于各类资管机构而言,未来挑战更多。以理财公司为例,随着同业存款利率调降,银行理财潜在管理压力增大。理财产品短期净值大涨,但未来底层资产回报率会显著降低,将大幅降低产品未来的吸引力,并增加产品净值的波动性。因此,资管机构需加强投资与风控能力,以应对市场变化。

在此背景下,定期存款竞争优势凸显。部分银行的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高,将考验资管机构的投资能力。未来,资管机构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