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金乐资管发布的报告显示,11月全市场信托发行规模环比增长56.6%,资金显著倾斜基础设施赛道,基础建设类产品成为主要流向。10万亿化债方案是否影响信托资金投向成为市场焦点。

金乐资管本周发布的《2024年11月集合信托市场发展报告》显示,11月全市场信托发行呈现回暖趋势。

据金乐函数不完全统计,2024年11月全市场共发行407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高达440.71亿元。与上月相比,发行数量增加了60款,发行规模也实现了56.6%的环比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在11月的信托资金投向上,基础建设类产品成为资金的主要流向。信托资金投向基础建设类产品的规模环比增长了72.04%,达到236.44亿元,超过了证券市场投向规模的增量,位居第一。

此外,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宣布,未来五年每年将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加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全国已有25地披露了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总额约1.58万亿元。这一政策是否影响了信托资金显著倾斜基础设施赛道,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报告指出,基础建设类产品和证券市场类产品依旧是信托资金的主要投向。11月,信托资金投向基础建设类产品的占比从10月的48.84%上升至53.65%。虽然同期信托资金投向资本市场的规模也有所增长,但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占比却从上个月的44.10%降至42.98%。

在信托成立市场上,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也位居前列。上周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达到46.75亿元,环比增加57.65%。金融类非标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也大幅增加,环比增加82.23%。

从资金运用方式来看,11月信托资金配置债券类产品的发行规模也有所上升,占比最高。贷款类产品和应收账款类产品的发行规模也位居前列。

对于信托资金投向基础建设规模环比大幅增加的原因,多名业内人士认为,这既受到10万亿化债方案的影响,也与季节性因素有关。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主要是整个信托发行市场回暖,化债方案传导没有那么快。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分析师刘欣怡认为,多地已进行非标债务置换,有效缓解区域内非标融资风险,受相关影响基础产业类非标信托成立规模大幅增长。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指出,10万亿化债方案强化了机构对城投平台的预期,不排除投向基础产业领域的资金增量来自城投债。同时,年末部分信托公司有“冲业务”的需求,也可能推动相关基础产业领域信托资金规模增加。

对于信托投向基础建设领域的趋势,廖鹤凯认为,虽然投向基础建设的规模占比会阶段性的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基础设施的需求规模会持续增加,资金投向基础建设的体量快速增加,有可能成为长期的趋势。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