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叶凡认为,中国经济拥有极强韧性,2025年GDP增速5%左右或仍是努力目标。同时,他预计A股市场在稳增长政策加码氛围下,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行情。

随着前期多项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国内经济增长潜力正在被不断激发,总体经济趋势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并有望进一步延续。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叶凡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中国经济拥有极强的韧性,2025年GDP增速维持在5%左右仍是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其中消费和投资的增长速度将继续加快。

叶凡进一步分析指出,在三大投资领域中,制造业投资预计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受益于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增额的支持,基建投资将继续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尽管房地产投资可能仍呈现负增长,但其降幅预计将有所收窄。

具体到投资方面,叶凡认为,国内外补库及“两新”政策将对制造业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考虑到贸易冲击后的影响,他乐观地估计制造业投资增速将达到8%左右。在科技和内需的主线下,2025年下游制造和中游高技术及设备更新改造相关制造业有望实现加速增长。同时,积极财政政策将继续发力,专项债和超长债发行有望加码,尽管专项债中化债和收储会占用一定新增限额,但总体来看,基建投资仍是政府投资的主要选项,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增速将进一步加快,全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9%左右。在供需两端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叠加低基数效应,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收敛至-3%左右,对经济增长的拖累将有所减轻。内需方面,“两新”政策或进一步加量扩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或回升至5%左右,进口增速有望实现2%左右的增长,CPI同比增速也将回升至1—1.5%。外需方面,出口总体冲击可控,可能出现的抢出口现象将对全年出口增速形成支撑,预计全年增速或为3%左右。

在政策方面,叶凡预计2025年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加码,扩张型刺激与风险防控将并举。财政政策将更加给力,全年预算赤字率有望达到3.5%左右,新增专项债限额将增至4万亿元左右,用作资本金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也有望超过1万亿元,重点支持“两重”领域,地方化债工作将持续推进。货币政策将坚持支持性立场,2025年上半年或迎来政府债发行高峰。由于目前国内物价仍处于低位,明年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货币政策在配合国内经济刺激支撑、应对外需冲击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多重目标下,总体将保持宽松态势,同时会综合考虑阶段性的汇率影响。

在展望A股市场时,叶凡指出,短期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政策的布局值得期待。在稳增长政策加码氛围愈发浓厚的背景下,12月国内市场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行情。中期来看,中央对于经济建设的政策思路愈发坚定和清晰,稳增长的决心显露无疑。同时,中央持续强调投资者回报与中长期资金入市规划,也充分表达了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和呵护。

“展望2025年,在全球通胀整体趋于回落的背景下,全球流动性将进入共振宽松周期。国内宏观流动性或将保持合理充裕,权益市场微观流动性方面也有望获得持续流入。”叶凡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企稳回升,海外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和权益市场的相对优势的认知将更加积极,外资或将恢复流入A股市场。同时,随着提振国内资本市场的政策密集出台,机构、活跃资金以及个人资金或将共振流入A股市场,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