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发行热潮持续,票面利率大幅下滑
AI导读:
近期,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发行热潮持续,年内已有12家公司计划或完成发行,规模大幅增长,票面利率大幅下滑。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腰部消费金融公司加入发债行列,成为银行间发债市场的重要力量。
财联社12月3日讯(记者郭子硕)近日,尚诚消费金融与宁银消费金融均宣布将于近期发行规模各为10亿元的金融债,且附带不超过5亿元的超额增发权。至此,年内已有12家消费金融公司计划或已完成金融债发行,其中7家为今年首次启动发行的“新生代”。
据统计,除上述两家公司的待发行金融债外,年内已有31笔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成功发行,总规模达到494亿元。从已发行的金融债来看,其发行期限多为三年,票面利率的平均值为2.35%。
回顾历史数据,自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开始发行至2023年末,市场累计发行了21笔金融债,总额达325亿元,平均发行规模为15.48亿元,而平均票面利率则高达4.21%。对比之下,今年消费金融公司的金融债发行规模几乎达到了历史发行总规模的1.5倍,而平均票面利率则几乎减半。
业内人士指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密集发行金融债,既源于其自身的资金需求,也受到了外部监管政策的鼓励。去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积极鼓励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发行金融债及ABS来增强资本实力,以进一步拓宽消费信贷市场,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腰部消费金融公司加入发债行列,成为银行间发债市场的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消费金融公司的金融债票面利率均值下降了34BP。具体来看,年内票面利率最高水平为3%,而最低水平则不到2%,仅为1.99%。这一趋势反映了消费金融行业金融债的整体走势。尽管整体融资成本呈下降趋势,但不同机构间的票面利率仍存在分化。
惠誉博华在对2025年消费金融公司的展望中指出,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在融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资金成本优势,这主要得益于母行的支持。同时,融资成本偏高的机构多为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但近年来其与银行系的融资成本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金融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ABS和金融债相结合的融资结构将为其流动性稳健提供更好的支撑。预计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的发行将保持较高的活跃度,整体的融资能力也将借此得到增强。不同梯队的消费金融公司在金融债发行上也将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