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氨产业崛起:火电减排与航运脱碳新路径
AI导读:
国信证券发布报告称,合成氨产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绿氨产业应运而生。绿氨成本下降,经济性显现,为煤电降碳提供新路径。航运业脱碳势在必行,氨燃料将大有作为。
国信证券最新发布的电力设备行业绿氨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指出,合成氨产业的绿色转型已迫在眉睫,火电减排的前景同样值得期待。作为全球性大宗化学品,氨的年消费量高达1.8亿吨,但现有的生产技术几乎完全依赖于煤炭和天然气,导致能耗高、碳排放强度大。因此,以低能耗及低碳排的技术路线合成氨已成为必然趋势,绿氨产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绿氨是基于清洁电力,通过电解水制氢及驱动空气分离装置制氮气,再利用氢气和氮气反应得到的氨,其生产过程几乎不产生碳排放。随着绿电价格的下降,绿氨的成本也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叠加碳交易成本后,其经济性逐渐显现。尽管目前电解水合成绿氨的成本仍高于煤合成氨,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绿氨的成本价格有望实现大幅下降。此外,随着碳市场和碳关税的推进,灰氨的成本将持续上涨,这将进一步凸显绿氨的经济性。
绿氨还为煤电降碳提供了新路径。国家已出台政策大力推动煤电机组掺烧绿氨,报告预测,我国80%的燃煤电厂将采用掺烧10%绿氨的方案,这将激发2.39亿吨的绿氨需求,超过当前全球合成氨的消费总量。同时,航运业的脱碳进程也在加速推进,氨燃料将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国际海事组织已提出到2040年,国际航运业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较2008年至少减少70%的目标,液氨因其储运条件温和、燃烧产物仅为氮气和水、能量密度高等优势,在航运业燃料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航运业对绿氨的需求将达到1.8亿吨,占航运市场的43%。
(文章来源:财中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