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岁末将至,在资金流动性充裕及政策预期双重利好下,A股市场或开启一轮跨年行情。机构资金、活跃资金及散户资金有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市场走高。企业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为市场提供坚实基础。岁末年初市场多呈现“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特征。


2024年岁末将至,在资金流动性充裕及政策预期双重利好下,市场交投热情不减。自12月以来,公募机构预测显示,机构资金、活跃资金及散户资金或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A股市场开启一轮跨年行情。特别是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与“两重”“两新”政策的生效,为12月的经济形势带来了积极预期,企业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为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预示着春季躁动行情可能提前到来。公募分析指出,岁末年初市场多呈现“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的特征,建议提前布局景气延续和困境反转两大方向。

跨年行情共识逐渐形成

跨年行情,通常指每年12月至次年1、2月间,股票市场出现的阶段性上涨行情,亦称“春季躁动”行情或“日历效应”,反映了市场对来年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企业盈利和市场流动性的乐观预期。据华夏基金统计分析,2014年以来,A股共出现6次跨年行情。卖方数据显示,2010-2023年间,A股春季躁动行情兑现率较高(仅2022年缺席),行情多在1月启动,2月平均收益更佳,平均持续约65天;行情指数向上弹性差异大,上证指数涨幅在5%-33%之间(平均涨幅为12.4%)。以股市滚动3个月行情为例,上银基金统计数据显示,2005-2024年间,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上涨概率也突出,具备显著相对胜率。

究其原因,上银基金认为,每年此时中国金融市场受基本面、流动性及政策端三重影响:一是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次年3月“两会”主题连贯,改善市场对政策刺激力度判断;二是年底业绩真空期,全板块A股年报预告在1月底披露,实质性基本面多空消息较少,市场博弈盈利扭转或超预期标的;三是岁末及农历新年,商业银行面临核心资本充足考核、企业需流动资金、居民有季节性消费习惯,且利率债发行已过峰(集中在11月及之前),金融市场流动性较好。

针对今年情况,平安基金预判表示,在资金面和政策预期驱动下,机构资金、活跃资金及散户资金将形成合力,推动A股市场跨年行情,港股市场也有望受益,春季躁动行情可能提前开启。

此外,市场分析人士称,以11月27日大涨为标志,A股逐步摆脱特朗普关税冲击,回归国内政策刺激逻辑。12月以来,市场逐渐就“跨年行情”达成共识,政策驱动成为A股行情主逻辑。

企业盈利有望继续改善

尽管机构对跨年行情预期较高,但本轮行情并非简单重复,而是有着不同背景和投资逻辑。“本轮跨年行情在宏观环境、政策背景与产业趋势上均与去年不同。”富国基金分析称,前三季度实际GDP同比4.80%,名义GDP同比4.02%,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当前市场对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持积极政策期待,届时政策预期博弈将是市场主要交易方向。

“今年12月重磅会议将为明年财政政策定下基调,包括赤字率、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等;明年3月重磅会议也将确定2025年官方赤字率目标和预算总额。因此,当下至明年2月,政策效果尚未验证,预期可能持续升温。”富国基金表示。

中欧基金认为,在海外不确定因素扰动下,市场对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期逐步酝酿。考虑到政策预期渐浓,市场交易热度维持高位,此前积累的下行风险得到较好释放,后续市场行情展望偏积极。在2025年“两会”前,市场对经济刺激政策期待难降温,但美国总统上任前,基于当前美国国内情绪政治需求,地缘政治风险可能持续干扰市场上行趋势。

平安基金认为,从全球宏观环境看,美联储正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为国内政策提供更大施展空间。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叠加“两重”“两新”政策生效,为12月经济形势注入积极预期,企业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为市场提供坚实基础。然而,在内需不振与外部压力上升的双重挑战下,本月底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对下一阶段政策方向进行明确部署,增量政策空间有望打开,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大盘有望在震荡中继续上行。

采取哑铃型配置策略

具体到板块布局策略,华夏基金认为,岁末年初市场多呈现“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特征。四季度在政策稳增长预期带动下,金融、消费、稳定风格表现较好;进入次年一季度,风险偏好抬升,成长风格表现突出。从景气角度看,岁末年初市场通常提前“抢跑”,预判选择次年业绩靠前的方向进行布局,主要包括景气延续和困境反转两大方向。

具体地,平安基金建议,投资者可采取“红利高股息+科技成长”的哑铃型配置策略。红利资产因受到跨年险资“开门红”资金配置的青睐,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进一步巩固企稳态势;同时,在潜在贸易冲突带来的出口压力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下,先进制造业尾部企业或将面临淘汰,电子、新能源、汽车、机械等板块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以期在这一轮跨年行情中捕捉更多投资机会。

富国基金表示,从产业趋势看,2024年以来海外AI应用层出不穷,为广告、游戏等赋能显著。国产AI应用亦日新月异,不少上市公司对大模型进行多次更新迭代。产业趋势上不断有催化的AI应用端,可能成为今年跨年行情市场资金关注的热点。

华安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高级总监邹维娜认为,2025年市场将继续维持宽松刺激环境,为经济回暖提供良性健康“土壤”,可聚焦产业周期回升领域;策略上采取均衡配置,在低周期、敏感性资产和顺周期资产中寻找机会。可关注三大方向:一是成长板块,科技方面关注AI软硬件终端创新、半导体周期弱复苏和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共振机会;强调安全背景下的军工行业可维持中期配置;新能源景气磨底,可挖掘结构性机会。二是周期和金融的配置价值,重点关注非银和周期品的机会。三是医药中的创新药和创新器械以及消费复苏背景下的细分行业机会。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