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1月共有16家上市银行接受机构调研,息差趋势、资产质量等成关注重点。多家银行采取措施应对息差收窄压力,资产质量方面零售、房地产领域受关注。

11月以来,机构对上市银行的调研频次显著增强,财联社记者据数据统计,11月份共有16家上市银行接受了机构的调研。这些调研中,机构们主要关注了银行的息差趋势、资产质量等核心议题,同时也对银行的经营情况、存款付息成本及货币政策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询问。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存量按揭调整、LPR调降以及贷款重定价等压力,可能会对银行的息差产生持续的拖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家银行纷纷采取措施,如提高高息贷款占比、优化存款结构、强化存款付息成本管理等,以期缓解息差收窄的趋势。据预测,今年第四季度部分银行的息差有望阶段性企稳,但息差进一步收窄的压力可能会递延至明年一季度。

数据显示,11月份这16家上市银行合计被调研61次,相较于10月份的10家银行被调研18次,调研频次大幅提升。其中,常熟银行以13次的调研频次位居首位,苏州银行和瑞丰银行分别以11次和7次紧随其后。从调研机构数量来看,常熟银行同样位居前列,吸引了42家机构参与调研,远超其他银行。

在调研内容上,机构们除了继续关注银行的息差趋势和资产质量外,还对部分银行的存款付息成本、货币政策影响以及开门红情况等表示了关注。多家银行表示,其开门红信贷储备充足,资产项目储备充实,其中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占比较高。

对于当前的经营环境,业内普遍认为,国内经济增长和企业、居民信心仍处于恢复阶段。随着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经济回升的同时也将对银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多家银行在接受调研时表示,面对息差收窄的压力和债市行情的不确定性,2025年全年的营收增长将面临一定挑战。

展望未来,平安证券认为,存量按揭调整、LPR调降以及贷款重定价等因素预计仍将持续拖累银行业的整体息差水平。不过,随着10月份部分大行启动了新一轮较大力度的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或将一定程度上缓和息差下行的幅度。但专家也指出,由于存款挂牌利率的调降和同业存款定价的进一步规范,第四季度部分银行的息差可能会阶段性企稳,而息差进一步收窄的压力则可能会递延至明年一季度。

在资产质量方面,近年来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其中,零售和房地产领域的资产质量成为市场关注的两大重点。多家银行表示,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居民收入情况等因素影响,零售信贷业务的风险表现有所波动,但总体仍保持平稳。同时,随着国家出台的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实施,房地产市场形势预计将得到积极改善,有利于银行存量房地产风险贷款的处置化解。

整体来看,今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保持相对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保持稳定。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市场的逐步回暖,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文章来源:财联社)